中國總理朱鎔基五日再次呼籲反腐敗,提高農民收入。朱鎔基認爲,這些問題是中國繁榮和穩定的主要威脅。但《紐約時報》發表的文章說,朱鎔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雖然提出一百多個「我們要」如何如何,但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對於普遍存在的腐敗問題,朱鎔基提出要採取嚴厲措施,卻沒有談根本措施:新聞自由和民主選舉。在全國電視轉播的九十分鐘講話中,朱鎔基雖然也稱讚中國去年取得重要成就,包括面對全球衰退,中國經濟增長百分之七點三,但他主要是講在轉向市場經濟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包括農民收入停滯、甚至下降,農村教師和退休工人領不到工資或退休金,越來越嚴重的失業威脅。
《紐約時報》記者康銳(ERIK ECKHOLM)延伸朱鎔基的看法說,即使中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中國經濟仍然被中央計劃經濟的遺產所困擾,「工業結構仍不合理,我們經濟體制中的深層次問題還沒有解決。」 他提出的問題包括環境惡化、地方保護主義、官員「欺騙、奢侈和浪費」、執法不嚴和普遍存在的「工地嚴重事故」。
七十三歲的朱鎔基開始他的總理第五年任期,隨後將退休。他在報告中同往常一樣,讚揚以江澤民爲核心的黨中央。但國家主席和共產黨總書記江澤民和全國人大委員長李鵬似乎都無動於衷。
朱鎔基的講話反映中國在脫離過去的社會主義歷史的時候面臨複雜問題。但他本人的方式也反映出他過去作爲共產黨領導下計劃經濟主管的歷史。他很少提出解決全國問題的辦法,部份原因是政治和共產黨權力壟斷的限制。
他要求立即支付拖欠農村教師的工資,但他又說,應當支付那些工資的地方政府必須減少稅費。他沒有解釋如何解決那個矛盾目標。
朱鎔基呼籲採取嚴厲措施反腐敗,卻又沒有提出許多分析家認爲遏制腐敗所需要的系統答案:更多新聞自由和競爭性選舉。
在英文翻譯版本三十五頁的講話中,朱鎔基一百多次提出「我們要(需要)」如何如何,卻沒有提出達到目標的具體辦法。
在間接反映失業工人和農民的憤怒問題上,朱鎔基忠告中國官員,「我們應當立即調查研究,深入實際,深入羣衆,了解實際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同甘共苦,不失時機地解決他們的怨恨或者不滿意的問題。」
朱鎔基僅僅簡短提到外交,聲稱政策不變。他再次重複要求臺灣領導人接受一箇中國原則。但更重要的是沒有對臺灣提出新的警告。
《華盛頓郵報》六日的文章說,朱鎔基警告說,在中國繼續推動市場改革和降低外國競爭的障礙時,經濟面臨新的困難和嚴重挑戰。他說中國必須履行入世承諾。
但中國政府最關心的還是保持經濟增長,包括赤字財政預計。世界銀行去年十二月發表的研究報告說,今後十年,中國每年至少需要創造八、九百萬個就業機會。許多私人分析家認爲,中國需要更多就業機會,才能解決每年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輕人、國有企業被解僱人員和農村剩餘勞動力。專家估計,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高達一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