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依据美国官员的说法,美国总统布什周五在清华大学的演说,是布什亚洲三国访问行程中,唯一一次与普通民众进行有意义的互动,目的是让外界更了解美国,以使外界更喜欢美国,更易于接纳美国的政策。

据《中国时报》2月24日报导,布什在清华大学的演说中指出,美国人的家庭观念、理想性格,和基于宗教基础的信仰体系,是美国国力强盛的重要原因。布什还说,美国的生活方式证实,自由加上法治的体系,是毋须担心的。他指出,在一个自由社会里,多元并不意谓失序,辩论并不等于斗争,发表不同意见也不就表示革命。

曾在布什演说后提出问题的清华大学学生黄瑞表示,她对于布什在五十分钟演讲及回答提问中,关于美国信仰、价值及政治体系等内容表示感谢。在某些领域,例如创造性思考,黄瑞坦承,中国必须向美国学习。

但黄瑞也说,包含布希在内,似乎所有美国政府官员都把这种交流看成单行道。她说:「布希表示希望人们多了解美国,但我不认为他能了解我们」。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大陆已经有三十万名学生赴美留学,而在部分时候,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中,居然有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选择赴美留学。

布什一再提及的信仰问题,事实上正困扰著许多大陆民众。中国大陆的共产主义已逝,并已经被物质主义和道德真空取代。

部分大陆民众认为,布什的两天北京访问行程,已经展现出美国体制的力量。例如美国记者询问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问题,都是大陆记者不敢问的。此外,不像中国领导人的缥缈遥远,布什与清华大学学生的互动,更显得平民化。

布什、江泽民的联合记者会中,在面对外国记者两次关于宗教问题的提问,江泽民当时的木讷表现,令许多大陆民众感到难堪。北京一名研究生高壤(音)就说:「如果我们的国家主席能多些生活趣味、多些坦白就好了」。

清大学者李希光指出,布什很明确的把记者招待会和大学演讲区别开来,因此气氛非常良好;比如他用中国服饰颜色的变化来说明自由,因为这本身也是一种自由选择权。

李希光认为,布什此次清华演讲其实是有一定的目的:他希望通过对话与中国未来的栋梁建立一种信任关系。用布什的话来讲,就是希望同中国「未来的或潜在的领导人」对话。

此外,每个同学在中文提问后又用英文重复自己的问题,而布什总统也没有要求翻译再翻,这些体现了双方的相互尊重。正因为如此,布什在回答完问题之后非常激动,主动下去与同学们握手。本来演讲十五分钟,后来延长了半个小时。与同学们握手的时间长达八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