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簡體版 |
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
受鄧小平賞識的實幹家李瑞環和專拍陳雲李先念馬屁的江戲子(多圖)
下面是宗海仁所著的《第四代》介紹李瑞環的部分內容: 鄧小平賞識李瑞環 李瑞環的座右銘是「靠實踐、靠群眾」。他在天津期間,狠抓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面貌大為改觀,同時又狠抓「菜藍子」工程,確保天津物價平穩,使天津市民非常滿意。李瑞環還大膽採用一位名氣不大的建築設計師方案,在天津建了一座「蝶」形立體高架橋,在全國引起轟動。所有這些,使李瑞環在全國的名聲大振。1987年中共 笄跋Γ吮硎徑嶽釗鴰飯ぷ韉鬧С鄭誦∑角琢傯旖蚴硬歟幻嬋疾焯旖虻氖姓ㄉ韞こ蹋幻媲鬃蘊±釗鴰返墓ぷ骰惚ā;鼐┖螅誦∑蕉醞蚶鐧熱慫擔氨鸝蠢釗鴰紡窘吵鏨恚ナ姓ㄉ韜苡幸皇鄭苡型紡浴薄R皇奔洌泄乩釗鴰返拿烙榫┏恰T謚泄彩笊希釗鴰酚虢竺褳比胙≈泄倉醒胝尉幀?988年1月26日,李瑞環在天津與蕭前等哲學家座談,系統地談了哲學問題。鄧小平在看了李瑞環這個談話後,進一步加深了對李瑞環的印象。 李瑞環的談話主要闡述了以下主要觀點: 一,我是從最低層上來的,當過學徒工、小工、木工、施工隊長、工區總支書記、廠長、黨委書記、局長,也搞過一段工會和青年團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學了點馬克思主義哲學。我深深體會到,懂點哲學,作用甚大。特別是在關鍵的時候,你遇到的問題越大、越複雜,它的威力就越大。 二,要真正研究和發展理論,必須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真正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就得有點勇氣,在五個方面要敢碰。這五個方面是:1,書本上說過的;2,文件上肯定的;3,權威人士講過的;4,被經驗證明的;5,大多數人公認的。若不敢碰這五個方面,就不需要研究了,也無法研究了。我講過,在科學研究方面,我們當前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不是自然科學,而是哲學社會科學。就是自然科學中存在的某些問題,也往往是由於受哲學社會科學領域裡某些觀點所支配的結果。我認為,從長遠觀點來看,將來有可能出毛病的,多半還是哲學社會科學。 三,中國的改革,阻力不在於政治上有什麼保守派,而在於有些人思想上僵化,而思想上的僵化又同陳舊的思維方式、思想方法有密切關係。這個問題要靠學習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靠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哲學來解決。現在不是一直在強調發展馬克思主義嗎?發展馬克思主義主要是針對思想僵化來說的。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窮盡真理,真理永遠不會被窮盡,這是真正懂馬列主義的人都承認的。 四,領導幹部的任務主要是了解情況、執行政策、解決問題。不懂哲學,怎麼執行好政策?怎麼能將政策與具體實踐結合好?不懂哲學,怎麼處理好矛盾、解決好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告訴人們如何分析矛盾解決矛盾,而我們許多同志恰恰缺少這方面的本事。前年大學生鬧事,有多大的事?我看不算大,只是少數大學生鬧,軍隊沒鬧,工人沒鬧,特別是八億農民沒鬧,有什麼了不起的呢?咱們有些人卻如臨大敵,驚慌失措,鬧得那樣人仰馬翻,我看主要是一些人缺點真正的哲學。 五,我們常講要理順經濟關係,我說首先是要理順群眾的情緒,這是最基本的。群眾最可敬,群眾最可愛,群眾最可憐,群眾最可怕。群眾最可敬,歷史靠他們創造。群眾最可愛,也最可憐,中國老百姓生活苦,沒有什麼怨言,沒有什麼更高的要求。生孩子進托兒所,孩子長大了上學給個桌子,畢業了給個工作,搞對象給間房子,他們只有如此簡單的基本的要求。群眾也最可怕,不管什麼人,你若惹怒了他們,就得完蛋。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這個道理。 六,這幾年,天津的城市建設是下了一番功夫,取得了一些成績的。但現在有的同志覺得搞得多了一點。這些同志的出發點都是好的,總是想使工業、經濟上得快一點,但他們沒有搞清城市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係,對某些城建項目的多重性質與意義沒有鬧清楚,而是絕對地、孤立地、非此即彼地看待一些問題。比如水、路、交通、電力、煤氣等等,這些都是發展經濟、為經濟建設開路必不可少的條件和基礎設施。天津現在所以能形成使大家在穩定、協調、和諧的環境中平穩地、漸進發展的形勢,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我有一個觀點:邁小步,不停步,少走彎路、回頭路。就是說,中國的一些事在總體上、戰略上不能求急貪快。中國是個大國,人多、底子薄,太急了不行。我總覺得,許多事情,我們在搞法上帶有政治運動的色彩,帶有戰爭時期的痕跡。在經濟建設中,先行後續的連續性和各個方面相互牽制的整體性的特點更明顯。這就是說,必須站在城市總體發展這樣一個高度,把城市整體作為研究對象。30多年來,我們國家花了這麼多錢,沒有形成一個象樣子的城市。有的新樓蓋得越多,舊樓顯得越破,新舊很不協調,這不能說不是問題。 七,多年來,我們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對事物定性的研究多,定量的研究少,因而在許多問題上,常常是顯得籠統,不夠具體、精確。 八,同一塊木頭,具有多方面的質,在不同的關係裡會表現出多方面的屬性。高級幹部如果對這樣的問題都不懂,研究問題、處理矛盾、理解和執行上級的指示精神是非常困難的。要麼就墨守成規,要麼一創造就離譜兒。創造性離開了原則,離開了基本原理,只能是瞎折騰,看起來變化多端,很豐富,膽子很大,但常常是「撞大運」。所以我們說,要把學習哲學當作一件大事來抓,要把領導幹部學習哲學當作戰略問題來抓。中國若沒有一大批懂得哲學的領導幹部,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很難成功,工作也很難做好。 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談話,鄧小平在看了李瑞環這個談話後,對李瑞環有了更進一步的印象。最明顯的證明是,在1989年5月21日晚,鄧小平、陳雲、李先念、彭真、鄧穎超、楊尚昆、薄一波、王震在八位中共元老在鄧小平家開會討論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人選時,鄧小平親自推薦了李瑞環,鄧小平說,「總書記要敢於承擔責任,勇於表明態度,旗幟鮮明。天津的李瑞環有幹勁、有魄力、有思想,善於做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善於化解各種矛盾,很適合做宣傳鼓動工作。我跟他談過幾次,別看他木匠出身,勞動模範的帽子一直戴在他的頭上。其實這個人很有思想,他懂哲學,並能活學活用。這個人敢於堅持原則,經濟工作也做得出色。這幾年天津的市政建設、引水工程在全國都是響噹噹的。李瑞環算得上是一個實幹家,在天津有口皆碑,天津老百姓心目中威望高得很。常委中應該像有李瑞環這樣幹實事的人,這樣群眾才會服氣,才會知道中央在堅持改革開放、加強經濟建設方面是一貫的,才不會在群眾中造成很大的思想混亂。他是常委的一個合適人選。」在鄧的談話中,鄧特意指出李瑞環懂哲學,可見他對李瑞環那篇關於哲學談話的印象深刻,對李瑞環本人的欣賞。 在此,我們有必要將中國兩大直轄市的市長江澤民、李瑞環作一比較。 依從政資歷看,年輕8歲的李瑞環比江澤民稍早一些: 1982年,李瑞環升任天津市市長。那一年,江澤民從電子工業部副部長升為部長。 1985年,李瑞環任天津市長3年後,江澤民赴任上海市市長。
1987年11月,江澤民和李瑞環雙雙在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江澤民由此接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職務,1988年4月將市長一職交給朱熔基。 1989年6月,江澤民、李瑞環再次雙雙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澤民則升任中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依從政聲望看,李瑞環在天津的名望相比他的前任市長胡啟立、前任書記陳偉達都要高很多。用天津老百姓的話說,李瑞環是一個幹實事的市長、為老百姓謀福利的市長,真正為人民辦事。中共元老鄧穎超曾這樣評價李瑞環,「我對李瑞環這個人印象不錯。共產黨的領導人應該要有親民思想,心裡時時刻刻裝著老百姓,千萬不要忘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一定要有高遠的思想境界。」
1983年春,時任電子工業部部長的江澤民聽說陳雲對電子計算器技術感興趣,主動打電話與陳雲辦公室聯繫,要求親自登門向陳雲匯報工作。陳雲表示同意。江澤民於是拿著微型電子計算器到陳雲家,一邊匯報工作,一邊親自操作給陳雲看。從陳雲家回來後,江澤民又特意將去陳雲家的情況寫成報導,指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雲同志非常關心中國現代工業的發展。」並將其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由此,陳雲對懂技術的這位小老鄉銘記在心,刮目相看。 至於江澤民與李先念的關係,外傳「江澤民是李先念的女婿」雖不真實,但從一個方面反映了江澤民與李先念家的關係的確非常緊密。李先念夫人林佳楣是上海人,李先念夫婦每年到上海過冬,江澤民的關照的確超出了作為一個市長應該關心的程度。以至於中共六四事件中,李先念與陳雲共同協商,建議指定江澤民作為接班人。 總之,李瑞環喜歡走群眾路線,江澤民則善於走上層路線,兩人用不同的方法,最終都登上了中國最高的政治舞臺。 | ||||
| ||||
相關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