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遠東經濟評論》編輯、耶魯全球化研究中心負責人Nayan Chanda撰寫的評論說,對印度關係冷淡三十年之後,放棄制裁,再加上軍事合作,這些代表著美國政策的分水嶺。但是,如此重大的轉變卻悄悄進行。評論認爲,政策轉變的背後原因是政府不願說明:要對付中國威脅美國在亞洲的霸權。
在不擴散核武器問題上,無效的制裁政策受到國會的挑戰。最近,這些批評轉變成爲加強美印關係,實際上要把它變成聯盟。因此,印度核試驗塵埃還未落定,第一百零六屆國會就給予克林頓總統豁免某些制裁的權力。
1999年10月,國會給予總統取消對印度所有制裁的權力。總統現在僅僅需要決定並對國會證明那些限制措施不符合美國的安全利益。儘管已經獲得授權,克林頓政府拒絕取消對印度的全部制裁,因爲克林頓希望取消制裁的代價是印度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同意不部署核武器,並在簽署禁止生產武器用裂變材料公約之後凍結生產裂變材料。
儘管美國將逐步取消制裁而不是一次全部取消,但看來布什政府不會提出上述要求。布什政府否認放棄不擴散議程。它聲稱僅僅是改變重點。
美國官員相信,加強美印關係和出口部分軍事及兩用技術更可能鼓勵印度剋制核武器項目。美國政府現在更重視「反擴散」,即全國導彈防禦系統,而不是「不擴散」。
儘管民主黨反對導彈防禦系統,但國會支持同印度打交道的力量已經超過謹慎處理制裁的力量。
布什政府聲稱美國同印度都有多民族和民主國家的傳統。但事實上,這些共同點已經存在五十多年,新鮮之處在於冷戰之後印度的經濟轉型和技術發展。隨著美國國會印度團隊的興起,華盛頓也出現了僅僅次於以色列遊說團隊的印度遊說力量。
隨著美中關係由於臺灣、人權等問題而緊張,國會對於印度的興趣日益增加。布什政府聲稱對於印度的熱情同反華策略沒有關係,但很多觀察家把它看成外交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