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捉放“游戏”,玩给谁看?
【人民报消息】就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星期六访华前不到48小时,中国当局今天又释放了两名被判决犯有间谍罪的拥有美国永久居民身份的中国公民。

高瞻和覃光广都是在星期二(7月24日)被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间谍罪判刑10年的。然而,两天后他们就以保外就医的名义获得了释放。

在他们获释消息传出的前一天,中国还把早些时候同样被判决犯有间谍罪的美籍华裔学者李少民驱逐到美国。判决和释放,似乎都与鲍威尔访华有关。

大使“辞严”,声犹在耳

而三人获释时,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在星期二判决后呼吁美国尊重中国法庭有关判决的声音还在“余音绕耳”。

连中国政府自己都不尊重自己法庭的判决,还能期待别国尊重这种判决吗?

如果说,中国过去一直在拿对中国境内持不同政见人士的捉与放作为与西方大国交易的筹码的话,那么,它现在也开始拿它所谓的“国家安全”(如果中国法庭对这几个人判决的间谍罪的确成立的话)来作交易了。

交易谈成,谁被贱卖?

BBC在北京的记者说,在鲍威尔访华在即之时,看来中国已经认定,放人比关人更能使中国获益。

香港《苹果日报》在就此事发表的社论中分析说,目前,中美两国关系正处于相当微妙的状态,为各自建立有利自己的国际新秩序,双方正展开互相角力,结果,高瞻、李少民等人就成为两国高层政治的牺牲品和交换筹码。

英国的《金融时报》对中国政府玩“人质筹码”的心理有着更为精辟的分析,该报引述在北京的外国外交官的话说,从中国政府的观点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谈判策略,因为抓人、判刑和放人造成了一种危机,使得鲍威尔处于一种向中国求情、要求它特别开恩的态势,当他到北京谈判时就会被捆住手脚。

然而,可叹的是,在这种游戏中,总会有些东西成为牺牲品:如果高瞻、李少民、覃光广等人的行为不构成间谍罪,那么,牺牲的就是他们的自由、名誉和人格尊严;如果他们的确如中国所说的从事了间谍活动,那么,被廉价出卖的就是中国的“国家安全”。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高瞻接受访问否认涉及机密文件 2001/7/29 (10,725次)
高瞻:我被告知不能说(图文) 2001/7/27 (14,246次)
从高瞻,李少民案比较中美政府的爱民与诚信 2001/7/27 (11,276次)
鲍威尔:中国的问题不是个案,而是制度 2001/7/27 (10,788次)
高瞻: 我在中国遭遇到的事情太多, 不知如何说起(图文) 2001/7/27 (11,479次)
江泽民到了需要“保外就医”的火候了 2001/7/27 (11,458次)
人质依旧在中共手里 2001/7/26 (11,996次)
李洪林欣慰儿子重获自由强调间谍罪名乃莫须有 2001/7/26 (12,439次)
华盛顿邮报:北京玩“人质” 2001/7/26 (11,416次)
小笑话:张爱萍教训江泽民 (图) 2001/5/20 (39,189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