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所知,籌劃該書的出版,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很多學問家在討論這些文件的真僞,而作爲一個反對派人士,我更關注這本書透露出來的政治含義。
從書的內容來看,很符合當時的情況。而書在此刻出版,並且採取了先「英文後中文」的出版順序,顯然是有意圖的。這是中共內部權力鬥爭激化的一個重要的標記。
中共進入「後鄧時代」後,江澤民集團面臨執政合法性的危機。他們一方面要爭奪鄧的遺產,以鄧的繼承人自居;另一方面要擺脫「六四」屠殺的關係。黨內反對江澤民的力量,正在聚集,試圖在中共十六大前佔據上風。
文件的發表,對江澤民最不利。雖然文件中表露了李鵬在屠殺事件中不可推卸的責任,但這不過是再次證明了人們原來的想法:李鵬本來就是屠殺的元兇之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江澤民在「六四」前就已經被確認爲總書記,進入北京,直接參與了「六四」大屠殺的指揮。江澤民的責任已大白於天下。
並且,江澤民顯然也不是鄧選中的繼承人,而是由保守派的陳雲、李先念推薦上任的。而當時鄧更中意李瑞環。從文件中人們看不到李瑞環與「六四」事件的關聯。
從書中我們更可以看到,中共決策的兩大特點。一是非程序性和非民主性。趙紫陽的下臺和江澤民的升遷,均是由中共一些老人私下開會定下的。這種會議,沒有發言、表決的規則,完全是任意妄爲。二是非理性。在「六四」事件之前,李鵬就想推翻趙紫陽取而代之。所以,他千方百計地要使他的強硬鎮壓路線壓倒趙的溫和路線。如果趙能以溫和的方式解決問題,則李鵬就失去了機會。所以,他要推動戒嚴和血腥鎮壓。只有開槍殺人,李鵬才可以打倒趙。這是權力之爭決定了政策的制訂。所以,分析中共的動向,不能僅僅從理性出發,而要密切關注中共決策中的非理性因素。
我們一直表示:願意與中共內部的民主力量合作。而政治上的合作,往往不需要公開的協議,更需要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蘋果日報)
摘自(大參考)(http://renmin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