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古楼兰为何葬身沙漠
 
【人民报讯】在新疆天山以南,横亘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东, 有一处已干涸的湖泊洼地,被称为罗布泊洼地,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从卫星像片上看,罗布泊是一圈一圈的盐壳组成的荒漠!然而历史上罗布泊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一页,这里曾活跃着一个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繁华名城──楼兰。如今,昔日的繁荣只在人们的梦想之中了!

罗布泊又名罗布淖尔,蒙古语意为“多水汇入之湖”。这里地势低洼,曾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聚水中心,同时接纳众多河流,如东部的疏勒河,西部的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等。先秦《山海经》称之为“幼泽”,一世纪时的《汉书》描述它“广褒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

历史上,沿罗布泊北岸和孔雀河故道是最早开辟的“丝绸之路”,后来罗布泊南岸又有“丝路南道”开通,商贾不绝,人烟稠密,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流融会。著名的楼兰古城就位于罗布泊西北岸。

文献中,楼兰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楼兰、姑师邑有城郭, 盐泽。”楼兰“出玉,多茵苇、怪柳、胡杨、白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囊驼。”但公元4世纪之后就再无记载了。1224年,马可波罗经过此地时,这里已成了神出鬼没般的漠漠黄沙。

神秘消失千年,楼兰古城再现人世。

在清乾隆时期(18世纪中)绘制完成的“嘉峪关到安吉延等处道理图”标示着“鲁普脑儿”(罗布淖尔),古城遗址在那时可能已被发现。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于1901年发现后,引起世人关注。经过近百年对楼兰古城的发掘研究,楼兰昔日的繁华部分地为人们所知:有一条从西北流向东南的古水道穿城而过,城内街道分明。城正中是带有梦幻般景致的官署,官署房是土坯墙,高大的门柱、朱漆的栋梁,显露着当年的豪华;南部是居民区,有的宅院有正房、厢房,屋后还有果园。古城东有一座高大的佛塔,五里外有一座佛寺;城东北的土堆是汉代驿站的遗址;城西北与西南有成片的胡杨林。楼兰遗址周围有不少墓地,发现有大量来自黄河流域的丝绸织锦,也有西亚风格的毛布。在楼兰城内还发现了大量汉文木简、汉代钱币、罗马风格的玻璃器皿等。

那么,楼兰为何魔法般地从繁华的城邦湮没到沙漠里而成为神秘的死城呢?学者们的看法可分为两大类。

罗布泊自然北移说

据考古学家所获木简文书推断,古楼兰城气候湿润、植物繁茂。汉魏时期的罗布泊就在古楼兰遗址附近,当时北面的孔雀河与南部的车尔臣河都汇入塔里木河,然后经库鲁克河,在楼兰古城北注入罗布泊,罗布泊湖水孕育了楼兰城的文明;后来由于罗布泊北移,楼兰城水源枯竭,树木枯死,当年兴旺的城市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居民们弃城别走,寻找新的水源,楼兰古城也随之逐渐毁灭了。罗布泊在历史上的变迁是楼兰失踪的重要原因,这一猜测已为大多数学者肯定。

那么,罗布泊又为什么会不断迁移呢?中外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迁移的原因是由于塔里木河流水和风携带大量泥沙沉积湖中,湖底逐渐淤高,终于使塔里木河无法流人而只好改道他流。于是旧的罗布泊就干涸了,新的罗布泊得以形成,而新的罗布泊仍免不了遭同样的厄运。苏联的穆尔扎也夫则把罗布泊的移动归结为塔里木河的改道,由于塔里木河与孔雀河所汇集的水来自昆仑山、帕米尔、天山山脉,夏季冰雪融化;河流流速加快,它的水流在土质易被冲刷的谷地上奔流,常常冲出一条新的河床,改道他向,造成另一个新的湖泊,而旧的罗布泊因得不到水就渐渐干涸了。苏联的西尼林又从新构造运动来解释罗布泊的迁移,由于塔里木盆地基岩各地块问的构造运动表现不均衡的结果,因而影响到水在河床与湖泊中的重新分配,有时孔雀河与塔里木河沿伊列克河向南注入南罗布泊,有时则向东经库鲁克注人北罗布泊,因为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经常改变,湖泊也随之南北迁移了。

人为环境破坏说

这一说法主要来自中国学者,他们认为人为的因素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楼兰衰亡以至湮没的重要的原因,罗布泊水只是在人的控制、指挥下,才改变了它的进程。

他们的理由是,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湖水不可能移到别处去。钻井分析,湖盆沉积物、孢粉说明,这里3000年来一直有水停积,湖泊的沉积作用从未中断。湖盆周围的湖堤,盐壳坚硬如铁,不惧风蚀。湖水确因注入径流之变化,水量有过盈亏,但却未曾越出最外层的湖堤。30年代,人们可以荡舟进入罗布泊,50年代,还可见湖水荡漾。只是人工在来水方向上建起了“大西海子”水库后,美国卫星1972年的照片才揭示:罗布淖尔湖走完了它最后的一程,已经化作为一个干涸的湖盆。

他们发现楼兰荒原的一件卢文木简,楼兰人写有规定“绝不能砍伐小树”,“严禁砍伐活树,砍伐者罚马一匹”。因而认为当时人们对林木大规模的破坏,导致彻底毁灭自身生存的基础。同时人口增加,过境商业繁荣,对楼兰沙漠田的农业生产,增加了不小的负担。这些都是人为的因素决定了楼兰古城的毁灭。

该重视的新说

人与自然本是融为一体的,自然为人所成所住。自然需要人的善心呵护。从中国学者的发现,人为的因素决定了楼兰古城的毁灭应该可以肯定。然而,楼兰人既然认识到砍伐的祸害,应该也能想到可以种树植草加以保护。按照中国学者的解释,也许楼兰人做得太晚了。不过,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用随机论观点来看待“太晚”,可能会掩盖背后必然的原因。当人们对自然掠夺的贪婪之心膨胀,呵护自然的善心溟灭,“太晚”也就必然了。

楼兰古城的消失之因,还可以有新说。有一点显然无须争议,楼兰古城曾经辉煌过,但毁灭了。历史上有许多辉煌的城市毁于弹指间。如果我们能够把众多毁灭的辉煌的城市加以统一考察,这也许捷径。书经大禹谟说:『洚水儆予』洚水就是洪水,用洪水来警告人,因此有了大禹时代的洪水。西方圣经中耶和华看到人类的罪恶愈来愈大,终日所想的都是恶事,就很后悔造人,于是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后悔了。』,才特降洪水惩罚世人。也许楼兰古城的消失表现上是人或自然所为,其后面可能就是贪婪膨胀,善心溟灭过了度而遭天怒呢。
转自正见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1/904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捐助,哪怕3元5元也是鼓励和支持。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导读
 
 
 

1. 北大网站被查封的原因:江泽民是块豆腐渣! (61,032次)

信不信由你:江泽民澳门行渐显蛤蟆原形
2. 信不信由你:江泽民澳门行渐显蛤蟆原形 (41,328次)

3. 凌锋: 核心被一分为二,三讲盖棺 (39,923次)

4. 梁新:江泽民正有计划步骤的把国家权力私授江绵恒 (32,334次)

5. 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先生获准来台推展法轮功 (31,200次)

6. 江泽民病情的追踪报导(6) (30,616次)

澳门庆祝会 江泽民清唱「教我如何不想她」(图)
7. 澳门庆祝会 江泽民清唱「教我如何不想她」(图) (30,367次)

8. 胡锦涛曾庆红斗争趋激烈 高官及子女海外留后路 (28,857次)

9. 江泽民被迫表面接受朱熔基、尉健行的主张 (28,799次)

10. 国家安全部单程证派遣“特务”之黑幕 (28,725次)

11. 侯德健解中国三大预言之一:中共明年「运已终」 (28,713次)

12. 江泽民的尴尬 (28,233次)

13. 「4.25中南海事件」的一个鲜为人知的起因 (27,671次)

14. 预言果真应验?除夕夜,江泽民病危入院 (27,191次)

15. 以无道伐有道,天理难容--评江泽民镇压法轮功,引起天怒人怨 (27,066次)

16. 剖析中国“太子党”的繁衍历程 (26,925次)

17. 朱总扬州视察请领二百个骨灰盒 江泽民吓破胆 (26,492次)

18. 洛阳大火将使中共高层权力斗争炽热化 (25,656次)

19. 江泽民新画皮--不可不看,胆小莫看 (25,644次)

20. 中共政法委书记罗干的政治生命行将结束 (25,515次)

21. 爱滋病在中原大地肆虐之黑幕 (25,443次)

22. “军委首长”的女儿 (25,399次)

23. 天欲其亡,必先使其狂 (24,877次)

24. 抗争怒潮汹涌 朱熔基下令「六不准」 (24,399次)

25. 梁新:远华在浓浓的烟幕掩盖下正在进行殊死的权力争斗   (24,067次)

26. 江泽民是最大的汉奸卖国贼 (23,412次)

27. 国家元首江泽民为何走上了卖国这条路? (23,267次)

【图片欣赏】江泽民死海浮沉
28. 【图片欣赏】江泽民死海浮沉 (22,642次)

29. 梁新:从替死鬼陈明义下台想起 (22,587次)

30. 信不信由你:算命专家说江泽民的一条腿在另外空间已经没了 (22,453次)

31. 江泽民出卖的国土相当于100个台湾 (22,428次)

32. 江主席教英文绝对一流! (21,529次)

33. 乐功大师孔太要求与司马南公开对话 (21,207次)

34. 总参情报部部长姬胜德轻刑之内幕 (21,109次)

35. 江泽民澳门出尽丑 何厚铧马屁拍到家 (21,076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enmin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