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賴昌星說起......
 
2000年11月14日發表
 
【人民報14日訊】本來象賴昌星這樣一個沒有絲毫靠山,又沒有文化的農村青年,要想衝破中共戶口制度,在大城市做一份體面的事業,幾乎是不可能的,不但公司註冊時要經歷一次圖章長征,各方各面都要打點,即使營業後,又要應付工商、行政、稅收、公安、各個部門,還要應付地方惡霸、流氓的滋擾,像賴昌星這樣一個赤手空拳、身無長物的農民幾乎是不可能生存的,但他的過人之處就在於,沒有關係可以創造關係,創造的辦法無非是靠金錢開路,用錢買通共產黨的權。本來,賴昌星就是一個極其豪爽之人,出手極其大方,可謂仗義疏財。賺到十元錢,他可以用八元錢鋪路,因此很容易與官員們打成一片,獲其信任。最初他本錢小,巴結不上大官,便交結一些基礎官員,從這些人手中得到一些優待,賺了大錢後,又開始交結高級官員。在這種錢權交易的過程中,賴昌星認識到一個真理:在中國這樣一個特定的社會環境中,最易賺錢,成效最快的不是高科技,不是網絡,而是投資人際關係,有了人際關係,你就擁有了一切。九四年,賴昌星已在廈門有些名氣,並結交了不少地方、省級甚至中央級的大員。

  他對爲他做事的人十分照顧,除了發工資外,還照顧他們的生活,人情味很重,令手下的人願意爲他賣命。他也非常樂於助人,有次一個叫阿平的澳門朋友被人尋仇斬死,雖然彼此關係並非熱絡,但賴昌星得知死者家庭十分困苦時,當即叫人提了一百萬現金,送給死者家屬做撫卹金。有次,一位與他小時認識但很早移民菲律賓的同鄉孩子被別人綁架,家人籌不起綁匪要求的一百五十萬贖金,只籌了五十萬,便託人求助於賴昌星,賴昌星二話不說,當即拿出這同鄉所缺的一百萬現金,令綁匪放了人質,此事令同鄉感激不盡,後來賴昌星逃走前,這筆錢尚未還清。

  賴昌星對爲他工作過的人也十分照顧,廈門海關一位三十多歲的女職員,據說以前專門負責後勤服務的,曾爲賴昌星工作,後來不知何緣故被公司解僱,賴昌星聽說後,也出了一筆爲數可觀的錢,足夠安排該位女士的生活。

  賴昌星對公益事業也相當熱心,曾出錢贊助不少事業。九八年春節聯歡晚會,他贊助了不少錢。因此獲得安排在中央電視臺臺長楊偉光旁邊坐一個位子,這也是他第一次在全國老百姓面前第一次亮相,不過,當時並沒有多少人認識他。最爲有名的,是他贊助福建省不少汽車給公安、警察、海關等單位,反正他自己走私汽車,來源便宜,漳州與晉江警方的110的車隊,都是由他一手贊助的。

  遠華足球隊更是一個典型的事例。

  過去,一旦人做官或經商發達了,他就會回到家鄉做了一些修橋鋪路的慈善事業,名之爲福澤鄉里,賴昌星亦不例外。靠走私發達以後,他出錢重建了他兒時就讀的版築小學,又出資數百萬元,建造了遠華中學,這所中學仍在裝修之中。他在燒厝村進出口都修建了牌坊,上面寫有旅港賴昌星先生捐建幾個燙金大字,出口外,他還捐建了一條天橋,橫過福廈高速公路的引路,爲鄉親提供了方便。

  他還特別眷顧老人,他在賴氏發祥地賴厝祠堂創建了「賴厝老年人協會」,只要是五十九歲以上的老人,不論貧富,每月都可領取五百元津貼,爲此賴昌星每年需出資一百多萬,此舉不但減輕子女的贍養壓力,也可助老人安享晚年。後來有人建議賴昌星成立一個老人基金,不論發生什麼事,老人福利都可以保障,但賴昌星因生意忙,一直顧不上。後來賴昌星出逃,這筆錢就沒有着落了。

  賴昌星身材矮胖,被人稱爲「肥星」,打扮很土氣。不過,人不可貌相,賴昌星絕對是個天才,與他共過事的人透露,賴昌星的工作效率特別高,最討厭轉彎抹角。每逢別人有求於他而又不好意思開口時,他總是直截了當地問,是要錢還是幫忙做事情?如果是借錢,三、五十萬不在話下;如果是幫忙,賴昌星拿出電話講幾句話,十分鐘之內就可以搞掂。

  亦因此,賴昌星在出逃後,不少親友受到他的牽連,被調查組扣留或問話,但他們並不認爲是賴昌星害了他們,他們仍然相信賴昌星是個大好人,不明白政府爲什麼要抓他,心裏爲他喊冤。有位鄉親曾言,貪官們賺錢是爲了自己享受,但賴昌星卻實實在在的爲老百姓做了一些好事,這是不可否認的。甚至他的一位鄰居說:「賴昌星是全天下最辛苦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爲別人着想。」

賴昌星以錢換權,違法走私、腐蝕幹部(當然幹部本身就有問題),直到今天那些受過其好處的,仍舊認爲他是個難得的好人。在當今社會,很多人評價一個好人和壞人的標準是看他對自己或自己所在的小集體是否有好處,對自己好就是好人,侵犯了自己的個人利益就是壞人。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以國家利益爲重,對於任何損害國家、民族利益者,無論上至國家主席還是下至貧民百姓都能勇敢地站出來說「不」呢?

真的,什麼時候我們能爲他人着想一些,什麼時候中華民族就會有希望!(http://renminbao.com)

 
分享:
 
人氣:10,74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