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訊】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論是今天中國大陸最被廣泛宣傳的論點。傳媒用盡溢美之詞,黨政軍各界紛紛表態擁護。但廣大人民羣衆漠然相對,無聲抵制,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社科院馬列主義研究所前所長 蘇紹智


2000年6月27日

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論是今天中國大陸最被廣泛宣傳的論點。傳媒用盡溢美之詞,黨政軍各界紛紛表態擁護。但廣大人民羣衆漠然相對,無聲抵制,形成鮮明對比。

什麼是「三個代表」論?江澤民自己並沒有說明白。從他的發言來看,有兩種表述,都是他二月二十五日在廣東考察工作時首先提出的。

第一種表述:「要把中國的事情辦好,關鍵取決於我們黨,只要我們黨始終成爲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我們黨就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這是江澤民鑑於目前黨政機關貪腐盛行、黨的組織渙散、黨員信念動搖而提出黨要做好工作所必須達到的三個要求。我們可稱之爲「三個代表要求」說。

第二種表述:我們黨作爲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總是「三個代表」。這個觀點被《人民日報》社論概括爲江澤民「三個代表」論的定義,即「關於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的重要論述。」我們可稱之爲「始終代表」說。

這兩種表述表面上看似乎沒有什麼區別,實質上含義大不一樣。

「三個代表要求」說本身並沒有什麼創意,無非是鄧小平的「三個有利於 」的比較理論化的說法。而且「三個代表」論本身是中性的提法,任何政黨都可以提出這個要求,並無深義。然而,它至少承認中共目前還有缺點錯誤,還不能是「三個代表」,要求中共成爲「三個代表」,或者說中共應力圖實現「三個代表」的要求,因而有改革和糾正錯誤的意圖,只要理解正確,還是會有積極意義的。

「始終代表」說是指中共已經是、並始終是「三個代表」了,和中共一向自我標榜的「偉大、光榮、正確」一樣是大話和謊言。已經始終是了,那還何必爭取、何必改革?這是保守的提法,只有消極意義。

「始終代表」說在事實上和理論上都是不能成立的。「代表」不能自封,有待實踐的檢驗和人民的評判,更不能自吹自擂爲「始終代表」。中共絕非「始終代表」。

從歷史事實來看,試問「各個歷史時期」就其大者來說,包括不包括大躍進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和六四鎮壓時期?那是幾千萬人餓死的時期、政治經濟陷於崩潰邊緣的時期,黨指示解放軍屠殺學生和市民的時期,中國共產黨難道還能稱得什麼 「三個代表」嗎?

從理論來看,「始終代表」說的謬誤是由於:

首先,認識上的侷限性。要真正成爲什麼事物的代表必須力爭認識客觀規律。客觀規律不是會講幾個條款就算認識了,社會、經濟、政治複雜多變,即使一時認識了,在別的時期又會認識不足甚或錯誤,特別在脫離羣衆的時候,那就談不上作爲代表了。

共產黨一向認爲自己握有戰無不勝的馬列主義,掌握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因而認爲自己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總是正確的。並認爲黨站得高,看得遠,代表人民的長遠利益。於是永遠自以爲是,聽不得從羣衆中來、從實際中來的不同意見,甚至壓制、扼殺。這樣獨斷專行的結果,必然違背客觀規律,脫離實際,違背甚至破壞人民的利益。這是共產黨的致命傷。毛澤東從正確路線到左傾路線到極左路線,成爲「三個代表」的對立面,正是體現了這種致命傷的典型。

其二,政黨本身可能異化。黨及其領袖要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必須是人民的公僕。但是由於權力的腐蝕、養尊處優、高高在上、目無羣衆、獨斷專行,就逐漸異化,由人民的公僕變成人民的主人。而且共產黨的建黨原則是列寧的「黨的領導體制」理論。這個理論概括地說即「集中制--一黨專政--黨政合一--黨凌駕於政--無產階級專政,即共產黨專政,即領袖專政,即個人獨裁。」這種制度使黨及其領袖處於至高無上、絕對權威的地位,沒有輿論監督和人民監督,更助長了黨及其領導人的異化,這就使黨最終不能成爲「三個代表。」

毛澤東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已經造成嚴重的饑荒和數千萬人死亡,不但得不到糾正,反而發展到文化大革命的極左路線,造成更大的災難,最能說明這個問題。

由此可見,「始終代表」說是謬誤的。一個黨不能自封爲代表,更不能成爲「始終代表」。中共應屏棄這種說法,老老實實地根據「三個代表要求」說,認真以三個代表的要求自我檢查,與人民羣衆一起檢查,公開承認錯誤,從中吸取教訓,批判傳統的建黨學說,改造共產黨,使它從一個專政的革命黨變成一個民主的現代化的黨。否則,「三個代表」論完全是空論。



(http://renmin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