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報告:怎樣奪回臺海緊張局勢中的主動權?
 
2000年10月25日發表
 
【人民報25日訊】英文《中國郵報》題爲:內部報告:怎樣奪回臺海緊張局勢中的主動權?

中心思想:江澤民權力核心在中共內部正處於「臨界穩定」狀態,而江澤民即將進行的權力交接中胡錦濤曾慶紅的「瑜亮之爭」可能導致高層權力爭鬥的惡化,中共面臨徹底分裂與崩潰。爲了挽救中共徹底分裂與崩潰的局面,江澤民有兩個選擇:順應民主化潮流或武力統一臺灣。全球的華夏子孫和民主人士樂見的是臺灣大陸和平地統一在民主聯邦的框架之下,而江澤民現在所能選擇的卻是中共一黨專制下的武力統一。目前,臺灣在兩岸緊張局勢的演變中的地位是被動的,中共是主動的。阿扁政府只有主動出擊,瓦解中共武力進攻臺灣的精神基礎,發動一場不流血、沒有硝煙的文化戰役,才能讓臺灣變被動爲主動,讓自由民主的臺灣人民揚眉吐氣。臺灣朝野應該積極主動地爭取大陸人民與臺灣人民一起來捍衛臺灣的民主。讓世界自由民主陣營刮目相看。這一場精神戰役,符合臺灣執政黨、在野黨、臺灣人民每一個人的利益,也符合中國大陸廣大人民的利益。這一場精神戰役的勝利,將迫使江澤民放棄選擇武力統一臺灣,而被迫選擇在中國大陸開放民主以換取維持中共政權一時的穩定。這不但是臺灣人民的勝利,也是中國大陸人民爭取自由的勝利。最終統一的中國必然是民主的。支持中國大陸民主化是臺灣朝野和廣大海外華人的共同利益,在具體措施上切勿落入黨派之爭或統獨之爭的漩渦而怠誤良機。臺灣也要警惕中共同路人的誤導和離間。
 
中共在二千年十月十六日發佈《200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指出「臺海局勢嚴峻」。關於臺海情勢的聲明要點如下:

(一)
如果出現臺灣被以任何名義從中國分割出去的重大事變;  

(二)
如果外國侵略臺灣;  

(三)
如果臺灣當局無限期地拒絕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兩岸統一問題;
 
「如果」上述三個情況出現其一,中共國防白皮書則指出:中國政府只能被迫採取一切可能的斷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來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國家的統一大業。中共其實是以武力威脅作後盾,強詞奪理,其實質是向臺灣傳遞如下的信息:

無論事實如何,中共政府根據第三個「如果」,可以隨時將根據自己單方面的解釋和判斷,使用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可能的手段來完成臺海兩岸的統一。  

由民進黨推選出來的總統侯選人陳水扁先生在當選臺灣總統前後,民進黨就其「臺獨黨綱」作了明確的闡釋,陳水扁總統就「臺獨」問題作出了保證。陳水扁總統不但做了,而且還使兩岸情勢從李登輝的「兩國論」提出之後的緊張狀態緩和了下來。   那麼,中共爲什麼卻相反地認爲臺海局勢更加「嚴峻」了呢?  

中共在中國大陸統治五十一年來,最高領導人地位的確立,表面上是由前一任最高領導人選定,實質上是由黨和軍隊的「元老」來確認,並且依賴這些「元老」,尤其是軍隊的「元老」來維護的。  

前中共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將最高領導權傳給了華國鋒,黨和軍隊的「元老」雖然一開始確認了華國鋒的地位,但是鄧小平獲得了這些「元老」更多的支持,從而取代了華國鋒,成爲中共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的地位,是依賴軍隊的「元老」來維護的。軍中「元老」的作用,遠遠超過黨的「元老」的作用。因此當共產黨內的胡耀邦、趙紫陽爲首的人士挑戰鄧小平的最高領導人地位時,軍隊「元老」始終維護鄧小平的最高領導人地位,使胡耀邦、趙紫陽對鄧小平的挑戰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目前中共最高領導人江澤民,是前任最高領導人鄧小平親自選定的,維護鄧小平的軍隊「元老」,因此維護起江澤民的最高領導人地位。我們可以說江澤民的最高領導人地位,依然屬於「嫡傳」,是「正統」的。江澤民上臺之後,十二年中對軍隊的調動和將領的任命,目的是鞏固軍隊對自己最高領導人地位的維護。  

然而,江澤民作爲中共最高領導人的領袖威望,遠遠不及中共前任的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和鄧小平。江澤民在中共最高領導人位置上的政績、領袖威望,和他在黨與軍隊「元老」中的支持程度,與地方領導人的矛盾與衝突,不但迫使他只敢「任人唯親」,而且將在選擇下一任的最高領導人中,明確暴露出個人權威性的喪失--即江澤民選擇的下一任中共最高領導人的「正統」性,將受到來自黨與軍隊、以及地方上的嚴重挑戰。  

共產黨政權「生死存亡」是個眼前的大問題  

儘管江澤民宣佈中共黨內嚴重的貪污、腐敗問題已經關係到中共權力的「生死存亡」,但是更嚴重關係到中共「生死存亡」的並不是黨內的貪污、腐敗,而是江澤民的中共最高領導人權力交接的問題。  

一九九七年初鄧小平去世之後,「鄧後時代」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中共失去了具有個人威望的權力中心人物。江澤民始終沒有能力,沒有條件,也沒有機遇成爲一個具有個人威望的權力中心人物。江澤民之所以還能得到黨內和軍隊「元老」的維護,不是因爲他的個人威望,而是因爲他還能夠被當作是中共權力承傳的「正統」,並且沒有任何其他的也可以被當作是「正統」的人物能夠與其挑戰。江澤民的最高領導權力中心營造起「上海幫」並非出於本意,而是因爲黨內和地方許多方面對其權力的挑戰與不合作,造成江澤民被動地只能依賴「任人唯親」來穩定最高權力中心。  

如果江澤民兩年之後卸下中共總書記一職,無論他選擇的繼任中共最高領導人是誰,這個下一任的中共最高領導人將面臨各個方面的挑戰,而將來維護這個繼任者最高領導人地位的不再是黨和軍隊的「元老」了,因爲這些「元老」已經所剩無幾,其他的重要領導人因爲無法統一認同一個有威望的領導人物,也就無法統一維護江澤民的繼任者。因此,這個繼任者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依賴繼續作爲軍委主席江澤民的維護,另一條道理就是在某種「機遇」中樹立起自己的威望。  

如果江澤民無法維護他自己的繼任者的最高領導地位,他的繼任者也沒有「機遇」樹立起自己的威望,那麼對於中共高層權力鬥爭來說,將會產生一場惡鬥。這場惡鬥,會把中共鬥裂、鬥垮。  

這是共產黨「生死存亡」的現實問題,也是中共政權能否順利繼續下去的「生死存亡」問題。  

江澤民權力中心的「臨界穩定」狀態  

江澤民政權當前在中共黨內所面臨的現實狀況,屬於「臨界穩定」狀態。這裏指的是江澤民政權在共產黨內部的穩定狀態,不是共產黨統治中國大陸的穩定狀態。  

江澤民爲了維持自己權力中心保持在「臨界穩定」之上,被迫地「任人唯親」,到了連自己的侄子都推出來擔任全國重地上海市的公安局長的地步。江澤民是清楚自己的權力中心處於這種「臨界穩定」狀態的,否則他就應該敢於「任人唯才」,可他不敢那麼做。  

同時,在江澤民看來,民間的具有明確政治訴求的知識分子團體、個體商人階層、倍受制度性歧視的廣大農民、地下宗教組織以及以法輪功、中功爲代表的龐大氣功組織等都在信息化普及的大潮中覺醒起來,他們時刻威脅着他的權力基礎,都可能隨時將其政權的穩定性衝到「臨界線」以下,因此江澤民不惜對黨內外不同意見強行加以鎮壓並對國際社會的壓力進行抵制。  

另外,江澤民權力中心越來越多地承受着來自中共黨內和地方官僚的威脅。廣泛的、嚴重的官員貪污腐敗即表明黨內官員對江澤民權力中心以及共產黨今後的前途失去信心,也表明江澤民權力中心失去了威嚴。八九年席捲全國的學生民主運動就用反對中共官員腐敗作過號召,江澤民上臺之後也沒有一天停止過對官員腐敗問題進行打擊。可是,江澤民十一年的最高領導統治,卻使得腐敗問題日益嚴重和惡化。而如今江澤民開始的大規模的、嚴厲的反腐敗運動,實際上是在以反腐敗爲藉口清除政治上的異己。無論從中央來看,還是從地方來看,中共當前的反腐敗運動是一批腐敗的官員在打擊另一批腐敗的官員,對於江澤民權力中心來說是政治地位之爭,對於地方官員來說,是利益之爭。換句話說,江澤民權力中心當前在中國大陸所展開的反腐敗運動,運動的推動力是江澤民利用腐敗的中共官員之間的利益之爭,來清除黨內異己勢力,而不是利用其權力中心的威望和廉政的原則作爲推動力。這進一步體現了江澤民權力中心正處於的「臨界穩定」狀態。  

既然江澤民自己的權力中心已經處於「臨界穩定」狀態,江澤民怎麼可能像鄧小平領他上路那樣維護得了他的繼任者呢?顯然不能。  

江澤民權力延續的2個出路:民主化或統一臺灣   江澤民權力中心要想繼續維持當前的「臨界穩定」的最高領導地位,依靠「任人爲親」和對黨內、外異議集團的不同手段的鎮壓可以保持平衡。但是要讓這個權力中心兩年之後傳給下一個繼承人還保持住穩定的話,就必須在目前的「臨界」基礎上,大大提高江澤民的個人威望和其選定繼承人的威望。  

能夠大大提高江澤民個人威望的一條途徑是江澤民在任期之內開放民主,借鑑臺灣經驗,走臺灣前總統蔣經國走過的路。如果江澤民這樣作出選擇,那麼他選定的繼承人就能夠象臺灣繼任蔣經國總統位置的李登輝那樣得到認同,因江澤民在中國大陸的威望提高而使中共最高權力中心繼續穩定下去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這雖然是人民所希望的,也是國際社會所主張的,但是目前看不出江核心會朝這一方向努力的絲毫跡象。江澤民走這條道路,中國大陸的人民將會象臺灣人民那樣逐步通過和平方式獲得民主和自由,但是對中共獨裁統治集團而言,雖然江個人可能因此而獲得西方的諾貝爾和平獎之類的胡蘿蔔,但這條道路意味着中共將象臺灣國民黨那樣將來會逐漸分裂、瓦解和下臺。中共不願意作出這一選擇,是因爲這樣做,立即造成中共的獨裁統治地位面臨可預見的威脅。見前蘇聯的例子。  

能夠大大提高江澤民個人威望的另一條途徑是江澤民在任期之內解決大陸與臺灣的統一問題。無論是和平統一,還是戰爭統一,只要能夠完成統一,江澤民以及他選擇的繼任者的威望和地位就能夠得到穩定。從另一方面,中共內部追逐下一任最高領導地位的人士,無論是在取得該地位之前還是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