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專訪史學大師艾瑞克霍布斯邦:共產主義已失敗了
 
2000年10月11日發表
 
【人民報訊】(中國時報記者江靜玲專訪) 國際知名歷史學大師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接受本報專訪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在二十世紀已經證明失敗。不過,左派色彩強烈的霍布斯邦認爲,中國共產黨如今則已走向一條與中國共產政府建立之初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國在二十世紀已逐漸建立其國家定位和強權式的民族主義。霍氏因此表示,中國有成爲世界強權的潛能。他個人也不認同有關中國分裂的主張。

  以下爲訪談紀要。

  問:身爲一名資深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您認爲馬克思或馬克思主義(若做爲一種分析工具),與我們所了解的這個持續不斷變化的世界有何關連,尤其當今許多國家均宣稱其已邁入所謂「後共產主義」時代?

  馬克思主義的失誤

  答:我們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對過去和當今世局的了解區隔開來。由政治對馬克思主義的承諾而言,過去即是共產主義的建構。對共產主義者,馬克思主義是一項重要的承諾,尤其是在歷史上居要津的蘇聯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亦同。我自己則始終認爲馬克思是了解歷史的好方法,至少在我所關切的時間範圍內,有關過去數百年來資本主義的興起、發展和變化的研究。迄今我依然認爲如此。舉凡我寫有關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的一般歷史文字,都是循此一基本研究方法進行的。我也以馬克思主義做爲研究工具解釋爲何有關馬克思主義預言,蘇聯有朝一日會取代資本主義,成爲一全球性組織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我們已經看到馬克思主義和現今世局的發展是很不相同的。但以馬克思或馬克思主義做爲研究是否真有可取之處,則見仁見智了。不過,至少我的研究使許多人覺得有趣,我相信,這與馬克思是個好人有關吧。至少,做爲一個歷史學者,我一直深信馬克思在歷史上是個好人。但是,馬克斯主義對人類其他的生活則未必全然有利有效,例如經濟,便是最明顯的例子。

  問:自一九三二年以來,您一直是一名獨立共產黨員。您如何看待造成成千上萬人爲之受害犧牲、困頓流離的二十世紀共產主義運動?類似這樣的運動還會在二十一世紀醞釀竄起嗎?

  答:我可以預見有關反對目前民族主義和全球化體系的運動將在本世紀升起,但我不認爲其範圍和規模可與二十世紀的共產主義運動相匹敵。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有兩個根源,第一,是基層卑微階級發動,卻強而有力的「工人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國際工人運動分裂,尤其在俄國十月革命後,此一運動轉變成爲共產主義運動。第二,則是「解放運動」,殖民者由統治者手中爭取自由。這些殖民受到老社會主義鼓舞,產生大量反殖民、反帝國的聲音。蘇聯革命對外界同時產生潛在影響,尤其是亞洲地區。這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端。

  共產主義執政質變

  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注意的是,當「共產主義」演變成爲「政府」的那一刻開始,從蘇聯十月革命到二次世界大戰後,很明顯的,共產主義的本質完全改變了。共產黨或俄共布爾什維克成爲一個國家政黨後,已經無法和其他西方大政黨,甚至布爾什維克本身在俄國革命期間所扮演的反對黨角色相較。所以我們必須將共產主義做爲一個社會解放、民族解放,或混合兩者的解放運動,與共產主義取得政權後,清楚嚴格的區分。

  「共產主義」,整體而言,我認爲,馬克思主義歷史學者可以解釋,但通常他們都沒有做的是,「共產黨政府」通常在一些落後的國家設立一些快速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目標,偏偏這些目標通常是無法有效執行,結果反而流於獨裁,並造成極大的國家恐怖並付出高昂的社會代價。這或許是共產主義在一些國家不受歡迎的原因。也因此,我們不能對二十世紀的共產主義有一個單一的論斷。

  不過,無論你喜歡與否,有一件事是不可否認的,那就是共產主義的影響深遠且普遍。由一九一七年第一個共產主義宣佈取得國家政權,三十年之內,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共產主義政府統治下。這是個歷史事實,即使我們回到七世紀伊斯蘭世界的發展,也沒有像共產世界發生的如此快速。但歷史也證明,尤其是在東歐,這個企圖挽救落後社會的運動-失敗了。

  俄共垮臺,歐洲的共產國家也垮了。中國共產黨雖然走向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但與中國共產黨政府建立之初的政策已大不相同。因此,我不相信這個企圖改變社會的運動是成功的。共產運動或許在二十世紀短暫的改變了世界,但並沒有成功的達到目標。當然,人們要求更好生活的意願並沒有改變,老左派社會主義依然持續存在,共產黨也還在少數國家中執政掌權。只是,整體而言,我們不知道它們將如何表達呈現共產主義。不過,這也不用擔心,只要共產主義還存在,人們就會發現表達的方式。

  問:您曾經指出中國具有成爲世界強權的潛能,甚至可以和美國競逐超強的地位。是什麼原因促使您有這樣的看法?而其他的強權,如歐盟、俄羅斯、日本呢?

  中國應不會分裂

  答:首先,中國的領土和人口廣大衆多是無法忽略的。其次,由歷史的角度來說,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中國人民勤奮與能力則是外界有目共睹的。中國在毛澤東時代結束後的急速發展,一直到今天的表現,都令人覺得中國將會很快的邁向先進國家。別忘了,中國有成爲主要強權的傳統,而中國也一直自視爲主要強權和世界重要國家,是文化的中心和重心國。此外,在二十世紀裏,中國已經建立了十分強烈的國家定位和民族主義,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強權式的民族主義。因此,我認爲,中國極有在未來發展成爲世界主要強權。我不同意,也不相信有些人主張,中國將會開始分裂的說法。

  至於俄國,在前蘇聯解體後,如今俄羅斯即使想回到一箇中型的經濟社會,恐怕都要花上很長的一段時間。在可預見的未來,俄國是絕對無法再回到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末蘇聯分裂前的強權地位了。歐盟是一個比較特殊例子,因爲到目前爲止,由政治的角度來看,歐盟其實是不存在的,因爲歐盟只是一個國與國間經濟合作的聯盟。經濟上,歐盟的目標應與美國可以平起平坐,但現在的進展看來,並不是如此,不過,我相信,長期以來,歐盟會達到經濟與美國抗衡的目的,我不相信的則是歐盟會成爲一個具駕御性的強權,因爲到目前,歐洲沒一個主要國家有此意願。

  問:您以成爲一名具國際觀的歷史學家爲期許,請問您如何看臺灣近百年來的發展呢?

  答:我對臺灣的歷史所知有限。臺灣曾是中國本土外遙遠的一省,併成爲日本的殖民地。我不知道日本在臺灣的詳細殖民狀況。但我始終質疑,日本對臺灣的殖民政策和其他西方強權的殖民方式可能很不一樣,也就是說,日本對臺灣的殖民方式可能是比較特別的,日本在經濟和建設上對臺灣採取了某些措施,因爲日本欲藉臺灣補其本身資源不足的問題,在此前提下,臺灣在日本殖民期間應該打下一些產業建設基礎。而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則因經濟改革成功享有聲名。我認爲,臺灣的經濟改革是在公平的體系下,透過政府指導、國家補助,以及自由市場兩種方式並行,才達到今日繁榮的境地。有些人以偏概全的認爲,臺灣是因爲實行自由經濟市場而成功,是不正確的。如今,臺灣已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和投資中心。臺灣的經濟成就也許可以視爲是所謂「中國離散羣」(Chinese Diaspora)的一項成就吧。我對臺灣目前和中國大陸間的互動,尤其是臺海兩岸在政治上及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則實在沒有立場說什麼。我只能說,這個問題應該可以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否則,國際情勢將會變得更復雜。

  兩岸不僅是政治問題

  問:兩岸存在的不僅是政治問題,還有人民要在什麼制度下生活的問題,此外,還有民族主義的意識之爭?

  答:中國已經在香港和澳門提出了「一國兩制」。至於這個政策或制度實際上可以施行到什麼時候、什麼程度,在未來會產生什麼效應,我還是要強調,我沒有資格談論。

  問:我了解您不願對臺海兩岸問題多做評論。但我還是想知道,許多人相信,包括您在內,曾指出「民族主義」將會衰退消失。如此,您是否可純以歷史學家觀點來看兩岸關係,像我這樣在臺灣出生成長的一代、或下一代是否可以樂觀期待臺海間不會因爲「民族主義」而引發衝突呢?

  答:臺灣和中國的問題是特別困難而且複雜的議題,尤其在其中一方具有美國支持,另一方又堅持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到底這個堅持是中國政府還是人民的意願,我則真的不知道了。但我了解有許多對北京政權不滿的反對者,依然存有特強的中國民族意識,這些人甚至對十七世紀鄭成功自葡萄牙人手中收回臺灣感到驕傲。我因此質疑,中國人民欲取回臺灣的意願不下於北京政府。如果真是這樣,情況就變得很危險了。目前有幾個紛爭,例如喀什米爾,就是因爲涉及人民和民族過深而全然看不出協商的餘地。在我看來,臺海問題,理論上應該是可以發現解決之道的。可是,在目前的現實情況,兩岸關係爲什麼會那麼複雜危險,我想這是因對峙雙方,一方是具野心的強權,另一方則有強權在其後支持所造成的。這問題最後還是要臺灣和中國自己來處理。

  問:「全球化」已經成爲各方熱烈討論的話題。您認爲,全球化對一般人的意義是什麼,全球化又會將我們帶到什麼地方呢?

  全球化影響有矛盾

  答:這得看是什麼地方的什麼一般大衆了。我想,可以由兩個方向來看這個問題。其一,全球化已經展開,而且無法終止。其次,則應考慮掌控全球化的方法,包括政府和其他主導力量在內。全球化是視整個地球爲一個聯盟,但無論如何,政治是沒有全球化這回事的,政治仍應由不同的政府分別統合運作。由這個角度而言,全球化本身是存有矛盾的。另外一個例子是,全球化要求市場自由化、產品生產自由化,但實際上,過去三十年來,在全球化下的自由化運動,就是沒有勞工自由化存在,爲什麼?因爲這是各個國家政府政策,絕大部分的國家都不希望面對不可掌握的移民政策,這足以證明,政府仍在背後掌控某些事件或議題,所以說,全球化是可以控制的。至於全球化對一般大衆的影響,理想上,依其理論應該是正面性的,因爲全球化是讓全球

 
分享:
 
人氣:12,81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