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比奧首訪拉美五國 聚焦巴拿馬運 河劍指中共(圖)
2025年2月1日發表
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資料圖。(Jennifer Zeng/The Epoch Times) |
【人民報消息】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Marco Rubio)將於2月1日至6日訪問巴拿馬、薩爾瓦多、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和多明尼加,推進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外交政策。這是他上任以來的首次國際訪問,致力於在西半球對抗中共和制止非法移民。
美國重回西半球外交舞臺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國務院在星期五(1月31日)發布的聲明中說,「盧比奧國務卿與高級官員和商界領袖的會面,促進在以下核心共同利益方面的區域合作:阻止非法和大規模移民,打擊跨國犯罪組織和毒品販運,遏制中共影響力,並深化經濟合作夥伴關係,提升我們半球的繁榮。」
川普1月20日就任美國第47任總統時宣稱,「美國黃金時代就此開始」。星期五,美國國務院拉丁美洲問題特使毛裡西奧.克拉夫-卡羅內(Mauricio Claver-Carone)在國務院舉辦的一場媒體簡報會上指出,美國的「黃金時代」時代指的也是美洲的黃金時代,這與美國20世紀的政策一致。
他說,從移民到安全到商業,世界上沒有其他地區比西半球對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影響更大:「這就是為什麼在黃金時代(川普總統的概念),他在本屆政府中優先考慮美洲,這就是為什麼你看到國務卿首次出訪就是前往該地區。」
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iute)專注於研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兼職研究員丹尼爾.巴特勒(Daniel Batlle)對美國之音表示,盧比奧國務卿將中美洲作為其首次出訪的重點,這是在發出強烈信號。
「這些國家的政府渴望加強與華盛頓的關係,美國對它們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並可能在早期取得一些突破。」他說。
近年來,中共在中美洲以及更廣泛拉美地區的經濟和外交影響力不斷增強。巴特勒指出,多年來,美國一直忽視拉丁美洲,但川普政府有機會證明——「美國是一個比中共更強大、更可靠的盟友。」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美洲項目總監瑞安.伯格(Ryan Berg)星期四在美國法律精英組織聯邦黨人協會(Federalist Society)舉辦的研討會上對美國之音表示,盧比奧出訪拉丁美洲傳遞出美國將優先關注拉丁美洲的重要信息。
「我認為這再次表明拉丁美洲將成為政府的優先事項,」他說,「如果你看看前幾任國務卿首次出訪的地方,你會發現他們離拉丁美洲一點都不近,德國、以色列、日本或其他地方有時也是一個選擇,拉丁美洲通常不在地圖上。」
伯格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發表的《這屆川普政府正在形成「拉美優先」戰略》的文章中寫道,在一批精通該地區事務的專家領導下,美國終於能夠在自己的「後院」與中共展開競爭。
作為古巴移民之子,盧比奧是美國史上首個拉美裔國務卿。他能說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長期以來是美國政界有關古巴和委內瑞拉政策的鷹派代表性人物。
美國智庫安全自由社會中心(SFS)執行主任、研究西半球跨區域威脅網路的國安專家約瑟夫.胡米爾(Joseph Humire)告訴美國之音,「盧比奧國務卿自己說過,美國將不再忽視我們的近鄰。他將不再忽視拉丁美洲。」
聚焦巴拿馬運河 盧比奧質疑中共控制力
星期四,盧比奧在接受美國自媒體新聞節目《梅根.凱利秀》(The Megyn Kelly Show)採訪時透露,他計畫在訪問期間討論由美國修建的巴拿馬運河的所有權問題。
「我認為總統已經非常明確地表示,他希望再次管理巴拿馬運河。」他說,「對美國來說,一個由我們出資建造的運河被用來作為對我們施壓和威脅的工具,不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
盧比奧表示,「香港公司控制運河的出入口是完全不可接受的。這種情況不能繼續下去。因為——如果發生衝突,中國告(中共)訴他們,盡一切可能阻礙運河,使美國無法從事貿易和商業,使美國軍方和海軍艦隊無法足夠快地到達印太,他們就必須這麼做。他們必須這麼做,而且他們會這麼做。」
2017年,巴拿馬與臺灣斷絕外交關係,轉而與中(共)國建交。美國國務院拉美特使克拉維爾-卡羅內星期五強調,當巴拿馬前總統瓦雷拉(Juan Carlos Varela)在2017年不僅僅是外交上承認中(共)國,「他實際上打開了閘門,將整個運河區的戰略資產交給了中國(共)」。
他指出,巴拿馬運河是21世紀的關鍵重要戰略資產,而21世紀將是一個美國的世紀,也將開啟美洲的黃金時代,「這一戰略資產不能被中國在事實上或法理上控制」。
上一次美國國務卿首次訪問巴拿馬是在1912年。巴拿馬長期以來是美國在西半球的重要盟友,但近年來受到忽視,這為中共提供了機會。自被提名為國務卿以來,盧比奧一直呼應川普關於中共控制巴拿馬運河的說法。
在本月初的參議院確認聽證會上,盧比奧表示,在美國與巴拿馬達成的協議中,巴拿馬運河不能移交給外國,但中國公司的參與違反了這一條款。「事實上,如今一個外國勢力通過他們的公司(我們知道這些公司並非獨立)擁有將(巴拿馬)運河變成瓶頸和衝突點的能力。這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構成了直接威脅,」盧比奧說。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CFR)拉丁美洲研究員威爾.弗里曼(Will Freeman)告訴美國之音,盧比奧此行的目標國家是美中競爭的重要場所,其中巴拿馬最為關鍵。「巴拿馬是中美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因為巴拿馬在2017年轉而承認中國後,以相當快的速度與中國在基礎設施項目和其他類型的投資上開展合作。此外,巴拿馬運河處理了全球貿易的5%到6%,以及美國很多到亞洲的出口。如果南中國海發生衝突,(巴拿馬運河)這將非常重要。」
美國國務院:不會對巴拿馬發號施令,而是建立夥伴關係
美國總統川普在1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六次提及巴拿馬。他承諾,美國要「收回「巴拿馬運河,因為巴拿馬並未信守對美國的承諾,包括美國海軍在內的美籍船舶遭到超額收取通行費,最重要的是,「中國人正在運作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政府否認了川普的指控,但宣布將對香港集團長江和記實業(CK Hutchison Holdings)旗下的巴拿馬港口公司進行「徹底審計」。巴拿馬總統何塞.勞爾.穆利諾(Jose Raul Mulino)30日表示,巴拿馬不會就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進行談判。
當被問及盧比奧是否會就運河對巴拿馬「發號施令」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Tammy Bruce)對福克斯新聞臺(Fox News)說:「這不是關於發號施令的問題。我認為,這很明顯是關於建立關係的問題……不是要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而是明確表示,與美國建立夥伴關係是值得信賴的,就像任何良好的關係一樣,這種夥伴關係會帶來好處。」
巴拿馬不僅是一個關鍵的經濟樞紐,也是美國南方司令部(SOUTHCOM)戰略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南方司令部司令勞拉‧理查森(Laura Richardson)多次提到中國使用軍民兩用技術在巴拿馬運河和麥哲倫海峽等關鍵水道修建深水港,這有可能讓中國官員迅速將這些設施從民用轉為軍用。
弗里曼指出,中共正在命令、激勵私營公司在包括中美洲在內的更廣泛拉美地區進行投資,但不顧這些投資的盈利能力、安全性和合法性,而美國公司不會如此。「美國沒有同樣的能力,也永遠不會以同樣的方式調動私營部門在拉丁美洲下注。」他說,但美國可以利用美洲開發銀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等工具加強投資和關鍵礦產的開發合作。
哈德遜研究所的巴特勒建議,盧比奧國務卿可以採取全政府的方式(whole-of-government approach)與拉美洲各國政府就共同利益展開合作,例如日益加劇的安全危機;以及動員美國私營部門在該地區投資中發揮主導作用,併進一步整合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加強邊境安全與移民遣返
在移民政策方面,盧比奧國務卿將與出訪的中美洲國家討論合作遏制非法移民流動。
川普在上任的第一週內,啟動了他承諾已久的非法移民遣返計畫。他宣布美墨邊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引用了《全國緊急狀態法案》(National Emergencies Act),而且將移民問題定義為《憲法》意義上的「入侵」。
川普的另一項行政命令規定,自1月27日起暫停美國難民接收計畫(U.S.Refugee Admissions Program)。2024年,美國共接收並安置了10萬餘名難民,這是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的最高數字,其中四分之一來自拉美國家。
根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的數據,自2022財年以來,美國邊境的非法入境嘗試已接近900萬次。高盛(Goldman Sachs)的一項研究估計,自2021年以來成功進入美國的移民中,約60%(約500萬人)屬於無證移民。
根據《紐約時報》和益普索(Ipsos)公司今年1月2日至10日進行的民調,55%的受訪者支持川普大規模遣返非法移民的計畫。其中,87%的人支持遣返在美國非法居留且有「犯罪記錄」的移民。
盧比奧自就任國務卿以來將遣返非法移民的問題,置於其在西半球外交政策議程的核心位置。1月22日,盧比奧在《川普政府第二屆國務院的優先事項和使命》的第一條中強調,美國必須遏制大規模移民並保障邊境安全。
「國務院將不再開展任何促進或鼓勵大規模移民的活動。我們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西半球)的外交關係將優先保障美國邊境安全,制止非法和破壞穩定的移民,以及就遣返非法移民進行談判。」他寫道。
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弗里曼認為,盧比奧之所以選擇出訪這五個中美洲國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們對於執行川普的大規模驅逐移民的計畫非常重要」。
弗里曼表示,「盧比奧和川普正在尋找願意接受所謂的第三國家國民的國家。來自委內瑞拉、古巴和尼加拉瓜的人,這些國家的政府不會接受他們回來。我看到一些報導認為薩爾瓦多是可能發生這種情況的潛在地點,各種國際法律問題都圍繞著這一點。我認為這將成為此行的重點。」
他預計,如果川普認為有必要迫使中美洲各國遵循他的驅逐計畫,他將再次重複對付哥倫比亞的制裁手段,試圖對其他國家施加關稅。
1月26日,哥倫比亞作出讓步並同意接受遭美國軍機遣返的哥國公民。此前哥倫比亞左翼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Gustavo Petro)曾拒絕兩架載有被遣返者的美國軍用飛機著陸,川普對此作出了激烈回應,威脅對哥倫比亞實施25%的關稅制裁,並將迅速將制裁幅度升級至50%。
不過,曾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伊拉克參加過戰鬥的胡米爾指出,美國需要嚴格執行移民政策,在拉丁美洲重塑「力量」。
「我認為現在大多數拉丁美洲人都意識到,將罪犯驅逐出美國是美國的首要任務,他說,「這表明(美國在)該地區正在恢復力量。我認為拉丁美洲人尊重這一點,拉丁美洲尊重力量,這是拉美文化中一個強大的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