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電動車和高階晶片 歐盟還考慮遏制中國傳統晶片大量流入
2024年7月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路透社週五(7月5日)發表一篇獨家報導,歐盟委員會已開始徵求該地區半導體行業對中國擴大傳統製程晶元生產的看法,未雨綢繆,制定應對措施,避免中國低端晶元大舉入侵歐洲市場。
據美國之音報導,傳統製程晶元一般指28納米以上的上一代晶元,它的功能無法與七納米、五納米晶元相比,但卻廣泛應用於汽車、洗衣機、醫療設備等日常科技產品。中國在這方面的生產和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已在對晶元行業和主要晶元使用企業進行的兩項自願調查之前就發出了徵求反饋的通知。這些反饋預計在今年九月可以收回。
目前尚不清楚這項研究將會導致歐盟採取什麼行動。但是,隨著歐盟為保護其產業免受中國競爭的衝擊而展開的行動的逐步推進,布魯塞爾和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正在持續提升。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的最高達37.6%的臨時性進口關稅從週五開始生效。貿易分析師們認為,這次加征的關稅只是歐盟對華政策日趨強硬的一個開端。
中國電動車行業正在加大投資力度和增加國家補貼,擴大傳統製程晶元的生產。中國這樣做的部分原因是美國主導的旨在限制中國購買或製造更先進的電腦晶元的行動。
去年九月,北京宣布設立規模達400億美元的國家投資基金,以強化半導體生產。中國的這個舉動引起西方國家相關產業的擔憂,它們呼籲本國政府採取行動支持本國晶元製造商。
從短期來看,中國的投資將減少對外國製程晶元的依賴,但西方政府擔心中國加大傳統製程晶元生產可能產生的長期影響,比如這會導致電器和汽車所需晶元出現供應過剩的問題。
歐盟委員會反壟斷事務負責人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今年四月表示,她在比利時與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undo)等高級官員會晤之後可能就會啟動對傳統製程晶元問題的調查。
四月份,歐盟委員會公布了一份長達712頁的報告,報告介紹了中共政府向本國企業提供的多層次扶持。
報告涵蓋了半導體、電信設備和可再生能源等許多行業的研究。貿易分析師認為,這是布魯塞爾發出的準備對更多的案件展開調查的信號。
據德國之聲消息,業內人士警告說,如果中國向市場傾銷受國家補貼的傳統製程晶元,西方晶元製造商可能很快因劣勢而被淘汰出局。類似還有廉價太陽能電池板和傾銷案例,歐盟認為補貼給予中國企業不公平優勢。
路透社的兩名消息人士稱,對晶元展開的這些新的調查是為了蒐集信息,調查範圍將超過美國商務部向美國公司發送的安全調查的範圍。由於調查的敏感性,幾位消息人士拒絕透露姓名。
歐盟委員會已就草案涉及的問題徵求了各方的意見,其中包括工業公司從什麼地方採購晶元。該委員會還在蒐集有關晶元公司產品和定價信息,以及他們的競爭對手,包括中國企業對這些信息的評價。
對於歐洲最大科技公司阿斯麥(ASML)等設備供應商來說,中國擴大傳統製程晶元生產是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可以緩解美國主導的對更先進技術的出口限制。
對於德國企業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法國企業意法半導體(STMPA)和荷蘭企業恩智浦(NXPI)等公司來說,情況比較複雜。它們都是重要的汽車晶元和電力基礎設施晶元的重要製造商。他們一方面面臨來自中國日益激烈的競爭,另一方面還在中國開展業務。
歐洲的工業、航空航天、汽車、健康技術和能源企業可能不願透露他們使用中國傳統製程晶元的情況。鑒於晶元產品的製造和封裝程序的跨國性和多步驟等特點,這些企業也可能不太清楚它們使用的這些晶元是在哪裡生產的。
德國汽車廠商在中國有很大的銷量,因而反對歐盟向中國電動車企徵收關稅。
新冠病毒大流疫期間晶元供應出現了極度短缺,德國企業因此謀求供應多元化,中國和臺灣的生產都進入了它們的供應鏈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