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信心受損 中國民眾搶購黃金(圖)
2024年4月10日發表
資料圖:一名員工在中國安徽省淮北市的一家金店展示一些金色裝飾品。(Photo by VCG/Getty Images) |
【人民報消息】近日,國際金價頻頻創新高。中共央行連續十七個月增持黃金,從而引發民眾搶購,相關話題也一度衝上微博熱搜。
據中國媒體澎湃新聞報導,中國人民銀行的最新數據顯示,三月末,中國黃金儲備為7274萬盎司,較上月末的7258萬盎司增加16萬盎司。中共匯管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表示:「黃金在中國國際儲備的佔比在4%左右,不僅遠低於美、德、法等國,也低於俄羅斯。因此,適度增持很有必要,有利於國際儲備多元化,實現保值增值。」
數據顯示,黃金在中共官方儲備資產中的佔比,目前已從2022年10月的3.19%,升至2024年3月的4.64%。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的相關數據,2023年,金條、金幣的市場需求總體保持穩定,僅有3%的小幅下滑。但在新冠疫情後,中國的需求量同比增加了28%,黃金增持至280噸。此外,印度的黃金持有量達到185噸、土耳其160噸、美國113噸,均出現顯著增長。
中國多地出現搶購黃金熱潮
與此同時,中國民眾也掀起一波搶購黃金的熱潮。中國媒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赴深圳水貝調查顯示,水貝是全國最大、產業鏈條最完善的黃金珠寶產業集聚區之一,有消費者說自己到水貝停車都困難,而到下午就開始堵車了,「人越來越多,感覺就像在蔬菜批發市場一樣。」
一黃金工廠人員說:「有很多人把黃金一袋子一袋子拿出來賣,現在金價這麼漲,肯定是把東西賣出去,自家有金的都拿出來『放』了。」
中國金價在4月7日達到每克550元人民幣,隔一天每克就漲了9元。
經濟下行引發信心危機民眾購金避險
資深財經評論人士王劍接受本臺採訪時表示,黃金只有在通脹的情況下才具有保值作用,中國目前並沒有通脹問題,甚至還略有通縮,而資產價格下跌,買黃金並不能帶來實質利益。民眾搶購黃金與保值關係不大,更重要的是心理安慰。
王劍說:「金價創新高的原因不是保值,是沒信心。現在把錢放在銀行,銀行一會兒凍結帳號,或者以各種理由讓存戶無法將錢取出來。有一些人應該覺得對經濟沒把握,心裏沒底,買點黃金放在家裡心裏踏實一點。」
中共央行增持黃金儲備推高搶購潮
「中國大陸的經濟趨緩,加上金融風險,所以人民幣其實是承壓。在此情況下,民眾不那麼愛買人民幣,而是去買黃金。人民銀行因為民眾有黃金的需求,所以也必須要有相對應的黃金儲備,」臺灣的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助理研究員王國臣做上述解讀。
王國臣說,中國有金店卷款倒閉,就是黃金儲備不多,消費者買到的只是一個虛擬帳戶上的數字,想取黃金實物時卻拿不到。所以人民銀行必須要有足夠的黃金儲備,也因此黃金的需求量持續攀高。
「這是有被動買黃金的需求。至於中國人行是否有主動要去美元化,與美元匯率脫鉤的因素,仍需要再觀察。最近幾個月,中國大陸也在減持美國國債,減持過程一部分移向黃金。因為它外匯儲備就這麼多,要買黃金必須要減持美國國債。它要去捍衛人民幣的匯率,所以就拋售美國國債,各種因素都在裡面,」王國臣說。
多家門店倒閉上億元黃金「消失」
中共官媒央視財經日前報導,有消費者反映,北京多家品牌黃金門店關門,導致消費者託管的價值上億元的黃金「消失」。
報導說,其中一家倒閉的黃金門店,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雙井富力廣場。消費者說,他們是購買門店的「無憂預定」服務。店家宣稱,消費者可將所購買的投資金條交給門店,按約定期限代為保管。比如,購買一年期託管可獲贈所購金條克數2.5%的純金贈品;到期後可以提貨、可續約,也可讓門店按實時金價回購。但是,黃金門店突然關閉後,不少消費者嘗試與品牌金店的總公司聯繫,中國黃金集團則表示,沒有法律依據支持由該集團直接承擔消費者損失。
「本來應該有監管,但是沒有相關監管機制。」王劍說,中國黃金是央企,前身是中國黃金管理局。消費者就是相信國企的招牌,但中國黃金卻放任加盟店開設,沒有任何把關。「為什麼願意託管給門店,因為你是央企。沒想到原來不是央企,是加盟店。現在不管是不是直營店,中國黃金就把錢先墊上再說。」
中國黃金2022年的財報顯示,已開業門店合計3642家,直營店僅105家,超過九成的中國黃金門店均是加盟店。
黃金股ETF暴漲暴跌
不只是現貨市場,投資人也追捧黃金股ETF,但是股價宛如過山車。《上海證券報》披露,華夏黃金股ETF從3月28日至4月3日的短短5個交易日內,華夏黃金股ETF漲幅高達47.32%,溢價超過30%;然而週二在停牌一小時後,復牌再度跌停。
華夏基金緊急發公告提醒,交易價格明顯高於基金份額參考淨值,出現較大幅度溢價。投資者如果盲目投資,可能遭受重大損失。△(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