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中國考研人數連續兩年下降 高等教育「降級」
 
2024年12月2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中國「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於星期天(12月22日)落幕。本屆考試格外引人議論的是,在一貫競爭激烈的背景下,考研人數連續第二年減少,大考首日又傳出有多達60萬人臨時棄考。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青年就業壓力加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實際價值,這也折射出中國高等教育正在經歷一場「降級」現象。 388萬人擠「考研」窄門 人數第二年下滑但題目更難 據《南方日報》報導,今年全中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為388萬,比去年減少50萬人。這已是考研報名人數連續第二年出現下降。 報導引述中共教育部的數據顯示,近年來考研報名人數一度持續攀升,2021年為377萬人,2022年增至457萬人,2023年更創下474萬人的歷史新高。然而,隨後的兩年報名人數卻接連下滑,2024年減少了36萬人,今年又進一步下降。不過,報名人數的拐點並不意味著考研難度隨之下降。報導指出,儘管去年報名人數有所減少,但「研考國家線」和各高校的「複試線」不降反漲。 今年開考第一天,網上盛傳或有多達60萬人棄考,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榜,閱讀量逼近3500萬。儘管這一數字尚未得到官方證實,即便屬實,預計仍有約200萬考生將無緣「上岸」,也就是未能成功錄取,仍需面對備考的壓力和挑戰。 相比報考人數,今年研究生考試另一個引起關注的焦點是試題難度暴增。 星期日,在網路平臺網易上面,一篇署名「影像溫度」的文章指出,今年有許多專家和考生都反饋,政治試題的難度是「10年來最大」,英文難度之高也衝上熱搜,據稱有不少人是考完這兩個科目,就遭「成功勸退」。 文中批評,中國已明顯出現「考研高考化」的趨勢,亦即研究生考試越來越難,讓大學生涯的後兩年,彷彿高中噩夢重演,只能拚命刷題備考;如此瘋狂內卷,導致高校培養人才的質量下降,才是學歷貶值的主因。 高學歷難解就業困境 網路熱議「考研」不如「考公」 另一篇題為《考研「高考化」再登熱搜:「應試化」困境何時能解?》的文章也質疑,研究生考試日益呈現出與高考相似的「應試化」特點,部分高校甚至將「考研率」作為評價教學質量的指標。 此一現象最大的負面影響,是造成大量考生盲目跟風考研,加劇教育資源的浪費和分配不均。 《三聯生活週刊》更在微博發文質疑#研究生就業率下降還有必要考研嗎#。文中指出,2024年畢業季,碩、博士生成功求職的比率低至44.4%,不如本科生的45.4%和大專生的56.6%。 該文直言,最重要的還是經濟發展,唯有如此,才能不斷創造出需要高學歷人才的新增就業機會,否則「卷學歷捲得再厲害,也不是出路」。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考驗人數減少的同時,12月1日落幕的「2025年度中國公務員錄用考試」,招錄與報考人數均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官方數據,此次計畫招錄3.97萬個職位,報名人數卻達341.6萬人,競爭比達到86:1。 一名浙江財經博主「上林院」星期日就發文直指考研與考公此消彼長,反映人們對於「學歷崇拜」的退潮;相比投資幾年的時間和高額學費,還不見得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在外企黯淡、民企裁員之際,公務員、事業編才是社會公認的終極選擇。 專家:高教擴張與經濟衰退的雙重困境 對於考研人數回落,以及「考研高考化」,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座教授謝田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直言,這些現象實際上顯示中國「高等教育的降級」。 謝田指出,中共過去盲目擴張高等教育,並在課程中不斷塞進共產主義教條,「高教大躍進」的結果,不僅導致教師人力和素質跟不上,更造成高等教育空洞化的惡果。 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經濟嚴重衰退,企業停止招聘,甚至遷廠、關門,造成青年失業率升高,在大學生首當其衝之後,研究生恐怕也難以倖免。 謝田說:「我估計以後的博士也要降級了,原因也是就業市場的問題,中國(今年)1100萬大學生畢業,應該有70%到80%找不到工作,研究生畢業可能會稍稍好一點,但實際上也不值得,現在很多中國年輕人在考慮有沒有必要花那麼多錢,讀大學畢業後,去跟高中畢業生競爭同樣的工作。」 位於北臺灣新北市的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同樣認為,近年來中國經濟疲軟,青年失業率高企,是大學畢業生想要爭相考研,延後進入職場的主要原因。但問題是,依照中國學制,恐怕他們三年後畢業,還盼不到就業環境改善。 蔡明芳說,隨著外人對中國直接投資不斷下降,國內民企也面臨生存困境,中國經濟在可預見的未來都難以改善;此刻打消考研的念頭,就成為一種理性、務實的選擇。 蔡明芳告訴美國之音:「下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兩年後、三年後有更多的研究生畢業,(但是)沒有更多的工作機會,這些研究生就還是找不到好的工作,或薪水還是很低,而且以目前中國的經濟狀況,這個可能性是越來越高的。」 蔡明芳認為,總體而言,國際供應鏈外移,導致在中國讀完研究所的學生無法學以致用,才是扼殺考研吸引力和危及中國高等教育的主因。 留學回暖與「雙減政策」成效存疑 然而,一位在湖北某大學執教,因議題敏感,拒絕透露真實姓名的黃姓教授認為,考研人數下滑,是因受到新冠疫情期間,各國入境管制的影響,2020年至2022年間,許多大學畢業生無法出國留學,轉而擠向國內考研窄門,例如2022年,就多達457萬人報考,同比增長21.2%。 最近兩年,也正因國門重啟,出國留學的人增加,間接導致國內考研人數減少。 黃教授告訴美國之音:「所以為什麼(新冠疫情)當時這幾年,大陸一直很流行兩個字叫內卷,就是因為這些本來應該留學學生的沒有出國,留在國內考研究生,那幾年就競爭壓力就非常非常大。」 黃教授說,對中國各大學而言,「就業率」和「考研率」是官方緊抓的考核指標,尤其是985、211等重點名校,考研的風氣更為積極。 加上許多家庭並不缺小孩這份薪水,不會急著要他們一畢業,就要找工作,因此實務上,並未感到學生考研的熱情有所減弱。 位於臺北的世新大學副校長兼國際事務長李功勤同樣認為,從考研人群中「消失」的人數,或有相當一部分是出國留學。 李功勤說,隨著疫情封控、外資撤離等因素,不少正在臺灣求學的中國大陸交換生都表示,現在大陸社會內捲得很凶,「沒有研究所學歷,基本上找不到工作」,不少人身邊都有孰悉的師兄、師姐出國留學。 李功勤認為,雖然中共官方2021推出「雙減政策」,就是希望從義務教育階段開始,減輕學生的作業跟校外培訓負擔,進而鼓勵更多人走向技職教育,強化實體經濟;但目前看來,仍未能扭轉「學歷至上」的社會風氣。 李功勤說:「他(中共政府)可能想從基本做起,就從雙減到鼓勵年輕人就讀職校,但我覺得效果不是太好,可能短時間是看不出來的」。 儘管如此,李功勤認為,中國高度中央集權的體制,有利於宏觀調控,因此眼前所見的經濟、教育問題,應可望得到解決。 美國學者謝田則認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過度擴張,就跟中國社會上許多事情一樣,是政府規劃的錯誤,卻由百姓背上罪責。△(轉自美國之音)
 
分享:
 
人氣:98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明年中共將進崩潰過程!習派將現顛覆性權鬥、催婚催生手段令人瞠目結舌;
明年中共將進崩潰過程!習派將現顛覆性權鬥、催婚催生手段令人瞠目結舌;
史上最冷清聖誕節 !從抵制到冷清的背後原因!| #人民報
史上最冷清聖誕節 !從抵制到冷清的背後原因!| #人民報
「學霸就餐區」,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成績不好代表情商不高嗎?
「學霸就餐區」,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成績不好代表情商不高嗎?
情侶的靈魂重聚——雙胞胎的浪漫傳奇故事;和尚輪迴轉世的神祕奇蹟!【
情侶的靈魂重聚——雙胞胎的浪漫傳奇故事;和尚輪迴轉世的神祕奇蹟!【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