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挤爆"寺庙 学者:生存压力大(图)
 
2023年4月4日发表
 



人们在北京雍和宫手持香火祈求好运。

【人民报消息】近来,中国年轻人「上香求神」挤爆寺庙的现象引发关注。分析认为,年轻人到寺庙上香,并不是为了信仰,而是寻求心灵慰藉,因压力大,迷茫,找不到方向。

根据中国旅游网站数据,2023年以来,预订寺庙景区门票的订单量同比增长3倍多,2月以来,预订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

「巨量算数」的监测指数显示,与2019年相比,「寺庙」在社交平台上的搜索量增加368倍。而从今年1月1日至3月16日,「寺庙」的搜索指数和综合指数,同比分别增长586.81%和351.06%。

在这些搜索人群之中,18-30岁的年轻人从不到三分之一的比率增长到44.9%。

「上香求神」的年轻人不惜高价,购买不同的佛珠手绳,甚至到不同寺庙求神问卜。而以小红书为首的社交平台上出现层出不穷的「上香攻略」、「请手串攻略」等。

年轻人挤爆寺庙上香 比上学还认真

3月24日,凤凰网发布题为《挤爆寺庙的年轻人,上香比上学还认真》的自媒体文章说,上周的杭州灵隐寺人多到早7时就开始排队;雍和宫最近一周每天的客流量约为 4万至4.5万人;而上个月,西安广仁寺的门口一群年轻人排队绵延约一公里。

然而,实体寺庙仍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要,每逢保研季、考研季和考公季,社交媒体都会被大量的灵隐寺牌匾刷屏,无数人留下电子祷告,一条12秒的视频就多达5,000人在许愿。

挤爆寺庙的年轻人到底在求什么?文章说,他们统计的消费数据发现,其中47%的人求财,30.3% 的人求财也求健康姻缘,只有2.1%的人求好姻缘。

中国年轻人越来越悲观

中国年轻人兴起上香的现象引起舆论关注。3月27日,四川重庆大学生王亮对记者说,烧香拜佛已经成为年轻人最流行缓解生活焦虑的方法。

他说,因为处于中下层的年轻人越来越悲观。根本看不到希望,不管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再高的学历都可能找不到工作,根本就是无望无奈。

3月27日,前大陆教培行业老师、自媒体人宁静分析,年轻人爱到寺庙上香,并不是什么追求传统和信仰,因为中国压根没有这个土壤。其实说白了是「求」,好听点是心灵寄托和慰藉,主要原因是因为迷茫,没有方向。

她认为,这跟年轻人面临就业困境和自身压力,以及整个中国的教育氛围密不可分。

宁静表示,说白了中共的教育说一套,做一套,中国不是一个拼实力的社会,主要是拼爹、拼钱、拼人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中国的孩子从幼儿园就被送进各种补习班,父母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付各种学费,都是为孩子将来能考上好大学。

宁静继续说,在中共教育体制下,别说年轻人迷茫,他们的父母也一样没有方向,这才是现在更多年轻人去烧香拜佛的主因。

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大增,加剧就业竞争压力。

根据中共的统计数据,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高达1,076万。一项调查显示,截止同年11月,仍有七成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没找到工作。

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之下,2023年大学毕业生的规模再创新高,预计高达1,158万人。

旅加华裔作家盛雪说,年轻人是最富于朝气的,可是当他们觉得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没有奔头的时候,他们能干嘛呢?他们就走向寺庙去上香求佛。而中共治下并没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所以说他们就是去求个心理安慰。

关于年轻人爱上香,大陆评论员王晓娜称,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在做题和作弊之间,年轻人选择了做法;在求人和求己之间,年轻人选择了求佛。

还有一条被转载很多次的评论写道:「上香不用985、上香不卡35岁、上香不问你是否已婚已育。」

这句话则道出年轻人求职困境:学历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

年轻人上香问题引官媒互掐

中共官媒《新京报》3月21日发文称,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把生活希望寄托在神佛之上,显然是「走偏了」。

文章发出后,相关话题被网友们「骂」上了微博热搜榜。

当晚《北京日报》发文称,与其忧心年轻人上香,不如关心他们在「求」什么。年轻人初入社会压力巨大,上香不过是一种减压方式。

有网友嘲讽,年轻人上个香,居然能让两家官媒「掐起来」,这个事情真有这么复杂吗?

3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发评论称,年轻人挤爆寺庙,就是为了追随心中的传统文化。

《环球时报》24日点评,不妨从流行文化视角看年轻人「上香」。共青团中央24日也发表类似评论为网络舆论降温。

宁静指出,一个正常的政府,如果面对这种现象,要么顺其自然,没必要大张旗鼓利用官媒上纲上线;要么就应该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将责任推给年轻人。

盛雪说,中共不但没有能力,它也不愿意从根本上解决年轻人遇到的困境。一味地责备年轻人不积极向上,不接受被称为低等的体力工作。事实上,体力活的市场已经非常饱和了。

就业形势严峻 各行各业处于饱和状态

去年7月,网易发文称,美团外卖小哥里的高材生,有硕士6万元(人民币,下同),本科生以上17万元。而近日,一名B站直播主透露,广州外卖员招满了,目前美团不再给站点发号招人了。

2月份,江苏省会南京招聘2个图书管理员,工资只有1,800元,在南京租房都不够,却引来百余人应聘;浙江嘉兴一家材料厂招20名工人,三百多人冒雨排队面试;四川成都一家电子厂300个工位名额,引来上千人一大早来到现场哄抢等等。

同时,大量高校生在网上发视频抱怨找不到工作。还有一些视频显示,在广东深圳、东莞、苏州、南京等城市,大量年轻人因找不到工作而露宿街头。

困境下,许多中国年轻人以鲁迅笔下的人物「孔乙己」自嘲,抒发「毕业即失业」的迷茫与绝望。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一生穷困潦倒却穿着象征读书人的长衫。

宁静说,现在大批工厂、企业倒闭,年轻人没有就业机会,所以挤破头去抢公务员编制,希望借此改变命运。我认识一些人,他们挖门盗洞去当公务员。但是有人去的地方是地级市,而且花了二十多万元,最后的结果是,每个月只有二千多元的工资,并且他没有拿到工资,每个月拿的都是白条。

中共炒作年轻人收垃圾摆地摊

最近,中共多家媒体宣传,一名郑州大学的95后毕业生,放下身段去「收破烂」,每个月收入高达五位数,实现了财务自由;而中共央视也宣传浙江义乌一对95后夫妻,通过摆摊夜市日赚9,000元等。

旅澳学者李元华说,这些都是伪新闻,中共为了让年轻人放下身段进行的宣传,根本经不住推敲。

他指出,现在不是大学生放下身段、不放下身段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有什么就业的机会。农民工没有身段,为什么农民工也找不到活?是整个经济不行,又没有工作岗位,现在把责任脏水全泼在大学生身上。

盛雪说,现在的年轻人既没有什么空间去上进,也没有什么空间可以去躺平,这些年轻人很可能会成为中共所认为的社会动乱的一股力量,它必须要想办法去纾缓这样的力量。

盛雪表示,所以它很有可能再重新开启「上山下乡」,把年轻人赶到乡下去。因为赶到乡下去之后就变成只要你们种地有口饭吃,不会因为要饿死然后起来造反。但是,农民也没有多余的地,农民工也都失业,中共所有的政策都进入死胡同了。△

 
分享:
 
人气:29,624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