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網恢恢 疏而不失(圖)
 
2023年10月10日發表
 
唐太宗反躬內省,先罪己以明其志,以百姓安居樂業為念。(合成圖)

【人民報消息】中國古人講天人合一,天象的變化對應人世的興衰。是故歷朝歷代都有史官於史書中專列一章,詳述當朝各種天象變化與人世間對應的事例,以警世人,順從天理,擇善而從;從而促使君王敬天知命,造福百姓。以下摘錄《二十四史》中三則嘉言。

應之以德,則休祥臻;酬之以怠,則咎徵作。

譯文:以德行回應上天,則美善吉祥會降臨;以輕慢回應上天,則災禍的徵兆就會出現。

此句嘉言出自於《晉書.列傳第四十二.郭璞》,郭璞是兩晉時代最著名的方術士,他認為統治者是代天而牧(牧養萬民),要注意大自然所表現出來的「上天的意志」。天道和世道遙相呼應,世道須配合天道,否則就會無序。

古代有德行的君主,都敬畏上天的警誡。對百姓施以恩德,則天地萬物諧和;若對上天的徵兆置若罔聞、一意孤行,則上有上天懲罰,下有臣民怨怒。

唐貞觀二年六月,京師長安及附近地方大旱,蝗蟲成災,吞噬百姓的莊稼,甚至在御花園中都能看到飛來的蝗蟲。

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在花園中拾起蝗蟲,對著牠們鄭重說道:「糧食是百姓們賴以生活的根本,你們卻把糧食吃了,這是在禍害我的百姓啊。縱然是因為百姓們有過錯,上天降下你們以示懲誡,但那也是因為我這個做天子的沒有盡到責任,罪不在百姓啊。你們如果真正通靈的話,就應該把災禍降到我的身上,而不要去禍害我的百姓。」

太宗為民請命的行為感動了上天,不久之後,蝗災果然就漸漸消去。也是從這一年起,太宗在位的數十年裡,蝗蟲不再為害。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譯文: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任何壞人。

孔子周遊列國來到衛國時,衛國執政大夫王孫賈拜孔子為師。有一次他問孔子:「與其討好奧神,還不如討好竈神。您認為這句話說得怎麼樣呢?」

王孫賈用「奧神」,喻指近臣;用「竈神」喻指執政者。他說這句話是想告訴孔子,與其等待君主來任用,還不如先通過他以求得朝廷的任用。講得更明白一些,王孫賈希望孔子求媚於自己,因為自己才是掌握衛國大權的人。

孔子一聽便明白王孫賈的居心,孔子回答:「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意思是如果做了違背天理的事情,得罪了天,不管你再怎麼樣向上天祈禱都沒有用了。孔子認為不可做出非分之求的舉止,不然造下的惡果必會遭到上天的譴責。人們千萬不要以身試法,自取滅亡。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譯文:不要認為壞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認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宋朝的趙康靖(字叔平)是位非常有道德學問的人,他很重視純淨心意,摒除惡念,並且努力按照先聖前賢的教導去學習、去做人。他為了檢驗自己的善惡之心,曾經用一個瓶子來投放黑豆、白豆,若是起了一個善的念頭,就把一顆白豆投入瓶子裡;若是起了一個惡的念頭,就把一顆黑豆投入瓶子裡。

開始時,投入瓶裡的黑豆很多,他就思過、痛悔。後來,黑豆便漸漸地減少,白豆漸漸地增多。久而久之,正心克己,善念常在。最後,進入「不思善、不思惡」、心無雜唸的境界,連瓶子和豆子也丟棄不用了。

在古代,「慎獨」是一種修行方法,因為深信善惡因果之理,所以時刻檢視自己的行動、念頭,即使無人在場也不允許有任何惡的念頭萌發,使自己能有高尚的道德品質。

但有的人不信因果,認為自己幹壞事沒人看見就沒人知道。其實,一切都逃不出天理的安排,報應只在早晚。

明朝的焦俊明,年輕時就考取了功名,但是一直都沒有得到升遷,於是他常常因為自己仕途坎坷而埋怨上天,還寫了篇疏文向上天質問。

就在他質問上蒼的那天黃昏,有一幅素書(白絹上寫的文字)忽然從上空掉落在他擺香爐的桌面。他仔細一看,素書上的字都不認識,也就看不懂其中的意思,他想可能是天庭的文字。

他聽說何仙姑有道行,就前往請問。何仙姑看了素書,但對其中的內容卻閉口不說。焦俊明苦苦哀求,何仙姑才向他說:「你接受過五兩黃金的賄賂,折去十年的壽命;你枉殺了一條人命,死後必定會受到處分。你有沒有犯過這些錯誤呢?」

經何仙姑這麼一問,焦俊明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不久便得急病而亡。

原來,焦俊明考取功名當官以後,便貪污受賄,做壞事,殺好人,不僅折壽十年,而且死後還要下地獄受懲罰。他不捫心自問、自責,妄想繼續步步高昇,還厚顏質問上蒼。(參考資料:明代《集福消災之道》)△

 
 
分享:
 
人氣:35,89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