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萬象 › 文章: | |
錄而不讀 32名政法大學研究生棄讀(圖)
【人民報消息】即使是在中國大陸頗有名氣的「中國政法大學」也避免不了被學生「放鴿子」的命運。該校日前發佈一則研究生放棄入學資格的公示,引發中國網民關注並熱議。 中國近年來參加全國研究生招生考試(簡稱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考研難度也明顯增加,而一些考生卻選擇「錄而不讀」。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9月19日發佈的一則公示顯示,32名2022級研究生新生放棄該校的入學資格。 該公示中,這32名未按時報到入學的學生姓名、專業被公開。其中,中國內地碩士研究生15人、內地博士研究生7人、港澳臺地區研究生4人以及外國留學研究生6人。 從專業來看,商學院人數最多,僅工商管理專業就有7人棄學;其他人涉及到法律碩士學院、法學院、數據法治研究院以及國際法學院等多個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陳老師9月21日對中國媒體極目新聞表示,這些考生大多因個人原因棄學,並沒有特殊原因。目前,因錄取工作早已結束,已經沒有辦法進行替補錄取。 陳老師表示,在錄取程序完成之前,可能還有遞補錄取的希望,但是現在程序早已走完,基本沒可能再補錄了。 陳老師稱,這些學生都是經過正常程序錄取,具體的棄學原因不便公開。在學生不來報到的情況下,學校只能尊重其個人的意願。 他說,其實我們不希望他們放棄,這相當於浪費我們學校的名額,他們確實佔用了其他考生的機會。 陳老師表示,每個棄學的學生都經學校再三確認,手寫簽字放棄入學的申請表,提交相關材料走正規程序之後,才最終確認其放棄讀研究生的資格。 「錄而不讀」早已見怪不怪 近年來在中國,「錄而不讀」似乎成了一個固定熱點,在每年秋季準時出現。錄取之後,學生未按規定辦理入學手續,簡稱「錄而不讀」。 考研不易,有人高攀不起,有人卻愛答不理。中國政法大學的這則公示引發中國網民激烈爭論。 有網民說,32個求學機會就這麼被這32個人給浪費了;也有人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的權利,這些學生沒有做錯什麼。 網民的爭論甚至引起中共官方媒體的注意。中共央媒光明日報社旗下的光明網在9月22日發表一篇評論文章。文中稱,儘管研究生「錄而不讀」早已令人見怪不怪,但此事發生在國內法學領域的頂尖高校「中國政法大學」還是讓人感到吃驚。去年,中國政法大學也有38名研究生放棄入學資格。 中國財經日報《每日經濟新聞》在近日的報導中說,多所學校負責招生的老師和教授表示,找到工作、出國留學是學生放棄入學資格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報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學「被調劑」到非全日制也是原因之一。 「錄而不讀」是權衡利弊的結果 海外時政觀察人士陸天明認爲,「錄而不讀」是因爲這些學生在權衡利弊,他們當然是有更好的選擇才會不讀。 陸天明9月23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許多學生臨近畢業時都會做兩手準備:一邊找工作,一邊考研。很多人實際上是無奈之下才去考研,因爲本科生就業不容易找工作,或找不到好工作。 他說,如果他的家庭背景中沒有什麼社會關係的話,那就更難找到好工作,所以他不得不考研,提高學歷來應對就業問題。 陸天明說,對於一些人來講,他可能有背景或有些人脈關係,找到了好工作或辦成了出國留學。有了更好的出路,那他自然就會選擇放棄讀研。 高校法學專業畢業生就業難 近幾年來,中國高校每年的畢業生人數逐年上升,大學生陷入找工作難的局面。而且從2002年開始,中國的法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已低於全國高校畢業生平均水平。 中國法學教育界曾有種說法:只有從「五院四系」走出來的人,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法律科班生。「五院」是指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四系」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曾經的法律系,現在改爲法學院。 陸天明表示,社會上說政法系統畢業生就業難是因爲供過於求。 他說,在中國,公務員系統求職最熱門,政法系統也是一樣,它屬於公務員系統,所以「旱澇保收」,同時它又有一些灰色收入,所以很多人削尖了腦袋要往裏鑽。供過於求,競爭非常激烈,因此就業的門坎越來越高。不光是政法系統,很多行業都是這樣。 此外,陸天明還表示,中國目前整體處於一種法律虛無狀態,也就是說法律已經成了有權有勢者的牟利工具,在這個過程中,這些人會獲得很多好處,也就是灰色收入。 他說,法律系統現在真的就是誰有錢有勢,打官司的時候就能夠打贏。很多人看好這一點,利益爲先,哪裏收入高、好處大,就往哪兒去。△ | |
| |
| |
相關文章: |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