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文化 › 文章: | |
明朝"天下第一家" 郑氏一门千余人同堂(图)
【人民报消息】对于现代人来说,提到「家」,人们通常想到的是两代人组成的小家庭。而在古代中国,「家」意味着一个宗族,往往是同一姓氏或血脉相连的几代人生活在一个地方,彼此照应、互相依存,四代同堂很常见,六代、七代同堂的也大有人在。那么,几百人、上千人真的可以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吗? 天下第一家 郑濂,字仲德,别号采苓子,明朝浙江浦江人。从他的七世祖郑琦开始,就教其子孙后代做事「唯谨」。到郑濂时,他们家七代同居,历经两百多年,皆和和睦睦。因其孝悌、仁义皆堪为世间表率,人们称其家为「义门」。当地知府为鼓励邻里向他们家学习,赐予匾额「天下第一家」予以表彰。 明太祖做了皇帝后,对这闻名全国的「天下第一家」甚为好奇,便下旨将郑濂召到京城。明太祖问道:「汝何名天下第一家?」 郑濂回奏道:「臣合族合灶共食已经八九代,本地知府认为郑家之风可以激励风俗,遂建造牌坊,并赐以牌匾『天下第一家』,臣恐怕担当不起。」 明太祖又问:「汝家食若干人?」问有多少人吃饭,实则是问家里有多少人。 郑濂回道:「一千多人。」 明太祖感叹道:「一千多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真是世所罕见,果真是天下第一家!」 恰好河南进贡的香梨送至宫中,太祖就赐给郑濂两个香梨。郑濂双手捧梨缓慢退出宫殿,之后返回家中。太祖暗中命一名校尉跟随其回家,看看其如何处置这两个香梨。 但见郑濂回到家中,将一千多族人召至庭院,分立两旁,然后率众人面朝帝都方向叩头谢恩。之后,郑濂命人搬出两个大水缸,放了两大缸的清水,再把香梨敲碎,使整个果汁渗到水里去。待搅拌均匀,每人都分了一碗梨水,如此全家人都分享了皇帝的赏赐。 太祖知晓后非常高兴,也很感慨,明白了郑家和乐安康的原因。他想任命郑濂做官,但郑濂以年纪大推辞了。 不久后,又有人上奏说郑家与权臣勾结,向其行贿,太祖驳回,说:「郑家没有任何过错,一定是诬告。」 明太祖去世后,建文帝以「孝义家」三字表其门。 郑濂兄弟曾共撰《家范》三卷刊行。 「义门」杨家 六世同堂 几代同居的家族,明代被称为「义门」的还有福建连江县的杨崇家。 杨家重视孝悌,处事谨慎,子孙互相帮助。其六代同居,起初男女老幼共七十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后人口逐年递增。 连江县令章武听说杨家孝义,就从七十里外的县城前往杨家。到村子时,见杨崇正在田间,两人相见后,杨崇让子孙幼儿出来拜见县令。章武将杨梅赏赐给孩子们吃,但见孩童站立有矩,谨言慎行,连吃东西都规规矩矩,即便是稚儿也是如此。章武感叹而去。 杨崇九十一岁时无疾而终,彼时杨家人已有一百五十多人。杨崇离世时,人们听到鼓乐声,有杨家人梦到杨崇做了福宁的土地爷。 此外,还有福建南平县的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代同居,男耕女织,互相照应;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代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明隆庆年间的山西长治县,有六代同居,悉听其族长约束。 (参考数据:《寄园寄所寄》)△ (有删减) | |
| |
| |
相关文章: |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