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時光 詩意正濃(圖)
 
龐鍾
 
2020年6月20日發表
 



今天下午5:43開始是夏至。

【人民報消息】2020年6月20日星期六下午5:43開始是夏至。

夏至,夏爲大,至爲極。萬物到此壯大繁茂至極點。陽氣也達到極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接近極地處是白夜,也是一年中最有詩意的一天。

今天的《談節說文》第十八期,我們跟大家聊聊《夏至時分 詩意正濃》。

◎ 夏至由來

西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夏至這個日子。土圭(tǔ guī 音同龜)是最古老的計時儀器,是一種構造簡單,直立的地上的杆子用以觀察太陽光投射的杆影,通過杆影移動規律、影的長短,以定冬至和夏至日。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太陽運行至黃經90°時爲夏至交節點。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在北京地區,夏至日白晝可長達15小時,正午太陽高度高達73°32'。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

◎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第十個節氣

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迴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夏至日過後,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也開始逐日降低。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中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一般年份,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黃淮地區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荊楚歲時記》中記有:「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爲甘澤,邑里相賀。」可見在1000多年前人們已對此降雨特點有明確的認識。

◎ 夏至風俗

一、 祭神祀祖: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爲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爲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史記.封禪書》:「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宋朝百官放假三天,遼代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清朝爲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

二、消夏避伏: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進而成爲制度。

三、夏至養生:

夏至到,天氣炎熱,讓人煩躁不安,此時養生注重「心靜自然涼」。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爲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爲熱,更生熱矣。」即「心靜自然涼」,這裏所說就是夏季養生法中的精神調養。

◎ 夏至宜晚睡早起不宜夜晚露宿

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爲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鍊身體的目的。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溼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 夏至運動宜在清晨或傍晚

運動調養也是養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鍛鍊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爲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損陽氣。

◎ 夏至飲食宜食苦酸鹹

1、多吃苦味食物


三伏天氣裏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飲用一些啤酒、茶水、咖啡、可哥等苦味飲料,不但能清除人內心的煩惱、提神醒腦,而且可以增進食慾、健脾利胃。

2、注意補充維生素

高溫季節,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容易缺乏各種維生素。此時,可以選擇性地定量補充一些維生素,最好是食物補充,可以選擇一些富含維生素和鈣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豆類及其製品、動物肝腎、蝦皮等,也可以飲用一些果汁。

3、別忘補鹽補鉀

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因此可以酌情有控制地吃一些草莓、杏子、荔枝、桃、李等水果,而蔬菜中的青菜、大蔥、芹菜、毛豆等含鉀也很豐富。茶葉中含有比較多的鉀,夏天的時候多喝茶,既可以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4、暑天宜清補

在炎熱的夏季,人們的飲食應該以清補、祛暑化溼、健脾爲大原則。應該選擇一些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物,例如香菇、蘑菇、平菇、銀耳、蝦、瘦肉、薏米、鴨肉、鯽魚等。

5、多吃解暑藥粥

夏天不適合大補,夏天吃大補的食物容易讓身體不舒服,所以羊肉不宜多吃,尤其是血壓高的人。最好是多吃蔬菜,少吃油膩,並注意多吃些可以清熱降暑的食物,如綠豆粥、扁豆粥、荷葉粥、薄荷粥等「解暑藥粥」。

◎ 夏至飲食應注意

1、少吃涼食涼粉、冷粥吃得太多就容易傷胃。而雪糕、冰磚等是用牛奶、蛋粉、糖等製作而成,不可以食用過多,否則容易導致胃腸溫度下降,引起不規則收縮,誘發腹痛、腹瀉等症狀。目前市場上的飲料品種很多,但是營養價值不高,還是少飲爲好。

2、吃水果應該適度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長期靠「水果化」生存,容易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都產生不利影響。有些年輕的朋友喜歡在夏天的時候光靠吃水果來減肥,其實不是很科學。光吃水果不但會導致很多疾病,而且因爲大部分水果含糖量很充足,所以長期大量攝入,並不能達到減肥效果。

3、避免生食水產品像□蝦、毛蚶、泥蚶、魁蚶、醉蝦、醉蟹、鹹蟹等海鮮食品,安全風險較大。因爲海鮮中含有很多寄生物,未經高溫消毒,吃了容易傳染疾病。

再比如:

「夏至吃蛋,石板踩爛」,是說夏至吃蛋,強身健胃,行走有勁。

「冬至餃子夏至面」,「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民間普遍要吃涼面,俗稱「過水面」,降火開胃,促進食慾。也有吃熱面,俗稱「鍋挑兒」,有辟惡驅邪之意,多出汗以祛除體內溼氣和暑氣。
  
「嘗新遊戲」,有的給小孩煮新麥粒吃。

「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個坨,一腳跨過河」,意喻吃後力大無比,身輕如燕。

「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將做好的醮放在水田,並且燃香以此祭祀,祈求豐收。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總稱伏天、三伏天,此時人們食慾不振,俗稱「苦夏」,還有苦夏的習俗。

「麥糉」與「夏至餅」: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糉、角黍、李子、餛飩、湯面等。《吳江縣誌》:「夏至日,作麥糉,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糉」,而且將「麥糉」作爲禮物,互相饋贈。夏至日,農家還擀面爲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

夏至諺語

夏至東風搖,麥子水裏撈
夏至東南風,平地把船撐
冬至始打霜,夏至乾長江
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旱
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
初頭夏至十頭割,十頭夏至兩頭割,兩頭夏至騎拉着割
夏至狗無處走
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
芒種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時管時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裏鋤一遍,賽過水澆園
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夏至風從西邊起,瓜菜園中受熬煎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夏至:天地三種精神,人間三大智慧
夏至日:陽極之至,陰氣始生。這裏蘊藏着古人「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的人生智慧。同時也體現出天地精神和人生智慧。

一)陽極之至,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地陽能沛然,君子自當效法天道,奮鬥不息。
天地之道,即是人生之道。
孔子勉勵弟子:「生無所息」。
人生在世,要效法自然,珍惜時光,努力進取。
孔子爲推行理想,一生奔波,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曹操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人生苦短,珍惜時光,不負此生。

二)陰氣始生,陰陽平衡

夏至,便是獨陽到了極限,馬上就要終止,陰氣開始出現,呈現出陰陽中和的態勢。

《易經》裏講「亢龍有悔」,孤高再上的龍,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極端的地方,這時,就要開始收斂。
民間在這天要祭祀雨神,祈求降雨,以中和陽氣,疏浚河井,使其清澈甘洌。

在中國的傳統裏,北方屬陰,所以夏至日,皇帝要外出去北郊祭天,以調和陰陽。

《道德經》裏講,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一陰一陽,此消彼長,萬物循環往復,是以生生不息。

這警示人們,樂極生悲,否極泰來的道理。世界處在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得意莫囂張,失意莫沮喪。

三)禱告祈福,結夏安居

夏日炎炎,農作物很容易遭受旱災,人們又容易遭受毒蟲的叮咬。
所以夏至禱告祈福是古代人們的重要活動。
夏至日,人們在門口掛上大蒜和辣椒,以防避害蟲。
窗戶上掛上紅繩和五彩的桃印來辟邪。
還會祭祀祖先和土地之神,祈求五穀豐登。
俗話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
因爲天氣太熱,所以人的身體和精神都很差。
此時人很容易脾胃虛弱,沒有食慾,也就是所謂的苦夏。

要注意飲食的補養,多吃蔬菜水果,喝點羊湯,吃點姜。

夏屬火,火亂心,此時人心浮動,容易心煩意亂。心煩之後,燥熱更增。所以要注意正定。

古人說:安禪製毒龍。

夏天的時候,外面毒蟲較多,天氣又熱,不妨結夏安居。
調養自己的身體,安頓自己的心靈,
心靜自然涼。
漫漫長夏,要善於調節,多靜坐。心清雜念,身清暑熱,人與自然才能和諧共生。

夏至是一年中,最有詩意的時候。△

(轉自新紀元週刊《談節說文》第十八期)

 
分享:
 
人氣:25,90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