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三名人夢中相聚 奇夢道出兩朝世緣(圖)
 
宋寶藍
 
2020年3月19日發表
 



據《夜雨秋燈錄》記載,信國公文天祥死後成爲地方的城隍。

【人民報消息】明朝末年,有人作了一個奇夢,夢到文天祥有事相托。從宋末到明末,兩朝間隔360多年,這場奇異的夢爲後人道出兩朝世緣,國滅存忠良,忠魂隔世仍共相鳴。

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派伯顏率領大軍伐宋。元朝大軍壓境,宋權臣賈似道被迫率領十三萬禁軍迎戰。但元軍勢如破竹,各路宋兵非死即降。賈似道聞訊後,派人前往議和,想通過每年繳納歲幣來換取和平,但被伯顏拒絕。

《宋鑑》記載:次年,賈似道被革職,右丞相陳宜中派使臣柳嶽出使求和,伯顏不肯。後又上奏再派遣陸秀夫、呂師孟等人同囊加歹(元朝將領)一起出使元軍大營,請求議和稱臣,並答應每年繳納歲幣,伯顏還是不同意。伯顏說,宋朝當年得到天下,是從小孩兒(後周柴宗訓時年8歲)手裏奪來的,如今又從小孩兒(宋恭帝時年6歲)手中失去天下,這是天意,所以不同意議和。

陳宜中上書太后,準備奉表向元朝求封爲小國,太后同意了。學士院當值大臣高應松不願意起草降表,陳宜中改命京局官劉裒然起草。後來柳嶽等人帶着表文出發,行至高郵嵇家莊時,被義民嵇聳所殺。

嵇聳只不過是一介普通鄉民,沒想到卻對朝廷求降一事如此忠勇憤慨,果敢至此。至清朝時,嵇聳的後代子孫仍舊住在嵇家莊。

隨着時光的流逝,這段宋朝歷史即將被湮沒時,因明末清初羅萬象的一個奇夢,有了回溯的契機。

明朝樞密院大臣羅萬象,爲人清廉耿直,剛正不阿,辦事公允,待人又寬厚大度。羅萬象曾任天長縣令,因政績卓越受到縣民稱頌、愛戴。

清朝取代明朝入主中原後,羅萬象隱居在城門鄉,自號湖濱旅客,平日以賣黃帽、草鞋爲生。有時行走在田間小路上,農夫見了他,早已忘了他曾經是縣令。羅萬象平日勸人勤種莊稼,務農桑,並在義學教鄉民子弟讀書。

有一晚,羅萬象於夢中看見一個青衣人來邀請他:「主人傳話,派我來迎接您。」羅萬象跟着青衣人一起走,走進一家硃紅大門,但見殿宇雄偉壯麗。主人出殿迎接他,雙雙作揖後各自坐下。羅萬象看着主人的相貌像是王者,身着綠袍,穿着珠鞋,長鬚飄飄。

主人對羅萬象說:「我在此地享祭祀,然而廟中求籤的籤詩實在粗俗鄙惡,真像是牧童小兒的無知之語。」

主人知道羅萬象是人才,希望他爲廟院寫幾首新籤詩,以增光輝。羅萬象答應了,於是起身拜辭。他剛要跨過門坎時,一下從夢中驚醒。

羅萬象認爲是夢幻,無憑無據,不足爲信,就沒在意。第二天晚上,他又作同樣的夢,那位王者再次懇請他,羅萬象醒後覺得十分奇怪。

一天,羅萬象偶然到城裏的城隍廟遊覽,發現庭院的臺階曲折,好像在夢中到過一樣,看牆上的籤詩果然俚俗不堪。然而,羅萬象一向仰慕的是王陽明理學,還是沒有把夢中王者的請託寫籤詩當一回事。

當天夜裏,羅萬象打瞌睡入夢,夢見兩個侍者,樣貌和古時的官員一樣。兩人向羅萬象招手,說:「快去,快去!主人已經等你很長時間了!」羅萬象趕緊跟在他們身後,看到宮殿上仍是先前的那位王者。

不過這第三次見面,王者滿臉怒氣,責問羅萬象爲什麼吝惜文采,不肯寫區區幾首詩?言語既嚴肅又犀利。羅萬象不敢推辭,接受王者委託,請求馬上擬稿。但看王者的臉色怒氣仍舊未消。還好旁邊有位冠帶客,長鬍子,白面孔,像是王者的幕僚,站在一旁爲羅萬象殷切求情,王者才稍微消了怒氣。

後來冠帶客送羅萬象出殿,向他拱手作別。羅萬象問他籍貫和姓名,那人說:「宋朝時,有個人殺了持降表的大臣,那個人就是我。湖對面的大村落裏,那些讀書耕田的人都是我的子孫。」

羅萬象驚訝地問:「那位王者是誰?」

冠帶客示意他小聲點,用手在羅萬象手腕上寫道:「文山相國。」意思是信國公文天祥。

羅萬象從夢中驚醒後即洗漱沐浴,一口氣寫了三十首詩,文辭清麗高雅。他將詩稿工整地繕寫後,在雕像前焚燒,然後又寫在木板上,掛在城隍廟的大殿牆壁上。

同時,羅萬象還向他人詳細講述奇夢中得知的經歷。據他所述,文天祥和他的門客杜滸等人逃到真州,被官吏設計抓捕,連夜逃到揚州時已是四更天。卻聽到等候在揚州城門外的人說:「制臺下令捕捉文丞相。」文天祥無計可施,因素來聽說義民嵇聳的名聲,於是掉轉馬頭去訪嵇家。

嵇聳把他們安置在家中,並且侍奉得十分周到。文天祥備受感動,不禁慨然泣下。之後,嵇聳變賣家產,招募健兒,又派遣他的兒子和客人將文天祥送到泰州,繼而乘船到達福建。因文天祥生前路經此地,死後成爲地方城隍。或許是兩人之間的生死之交,嵇聳死後成了文天祥的幕僚。

清朝文人宣鼎曾遊覽當地的城隍廟,恭敬瞻仰雕像,只見文天祥的塑像立在大殿中央,旁邊的嵇聳塑像則穿着儒生衣冠,正襟危坐,英風俠骨,澟澟如生。明朝滅亡後,羅萬象隱居的地方就在嵇聳的故鄉,或許因此,羅萬象、文天祥、嵇聳三人聲氣相投吧。

一段傳奇的故事,時間跨度從宋末元初,經過明朝,由清朝人完整地回溯這段奇聞,道盡兩朝三位名士交織的世緣。

(參考數據:《夜雨秋燈錄》)△

 
分享:
 
人氣:23,64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