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簡述(圖)
 
2018年5月2日發表
 



美國財政部長姆欽率領七人組成的代表團於5月3日至4日在北京跟中方進行貿易對話。

【人民報消息】

川普貿易團隊5月2日啓程訪華 三大議題看點

由美國財政部長姆欽率領,包括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等七人組成的代表團於5月3日至4日在北京跟中方進行貿易對話,圍繞美中之間的不平等貿易展開正式談判,內容涵蓋知識產權、市場準入以及產業補貼三大議題。

對貿易團的此行,美國財長姆欽向媒體表達了謹慎樂觀態度,川普總統5月1日也在推特上表示,美國赴華代表團將對兩國之間大規模貿易逆差展開對話,解決本該在數年前解決的問題,他形容跟朝鮮問題非常相似,並稱,「這跟與其它國家的貿易赤字以及北美自由貿易協議一樣……但一切都將妥當解決。」

此前,4月2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佈2018年特別301報告,中共國連續14年入列「優先觀察名單」。據USTR公告,2018年12個國家被列入「優先觀察名單」,USTR說,這些國家存在知識產權執法不足,進而限制市場進入的嚴重問題,「未來一年將與這12個國家密集地進行雙邊磋商」。

致力朝鮮無核化 川普:爲全球和平擔起重責

德國總理默克爾4月27日旋風式訪問美國,這也是她贏得勝選第四次擔任德國總理後的首度出訪,在白宮和川普總統會面的時間不到三個小時。

27日中午,川普在白宮與默克爾展開對話前向媒體記者表示,他和默克爾的關係非常好,並且讚許她是一名「傑出的女性」,兩人將就貿易及北約組織、軍事等議題進行討論。

川普與默克爾舉行聯合記者會,川普表示爲了全世界的和平,身爲美國總統的他會擔起重責,致力於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川普強調,在軍事、外交及貿易上,都應該要有互惠關係,歐盟對美國有巨大的貿易順差,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默克爾說,德國目前在北約組織負擔的軍費佔其GDP的1.3%,未來將努力達到2%的目標。

「小莫斯科」推倒蘇聯紅軍像 波蘭除共產遺蹟

按照波蘭2017年10月21日生效的《去共產主義法》新法規定,要求波蘭地方政府在一年內清除共產主義在全國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誌和痕跡。如果不能按期執行,地方政府必須繳納數量可觀的罰款。

清除的標誌和痕跡包括:象徵共產主義和極權專制的塑像、半身像、紀念碑、紀念柱、路堤、銘文題字、浮雕以及其它各種標誌等。

據法廣5月1日報導,按照波蘭新法規定,被稱作「小莫斯科」的萊格尼察市也不例外。這裏曾經是波蘭最大的蘇聯軍事基地,70年來,一直是屹立在萊格尼察廣場上最醒目的蘇聯紅軍銅雕像,在一個早晨也被推倒了。

法國總統5月1日抵澳 雙邊關注中共南太平洋擴張

法國總統馬克龍5月1日晚抵達悉尼,對澳洲進行爲期兩天的訪問,就國家安全、貿易以及中共在太平洋擴張影響力等問題與澳洲總理特恩布爾舉行會談。

據九號新聞網報導,在雙方舉行會談之前,馬克龍首先去紀念碑前對死在戰爭中的澳洲人表達敬意。雙方的會談集中在貿易、國防和一些戰略計劃。

中共在南太平洋地區擴張影響力的問題也會是此次雙邊會談的內容之一,因爲印度洋和太平洋有數個島嶼屬於法國海外領地。澳洲長久以來一直將太平洋視爲自家後院。

澳洲對於環境保護的承諾和法國對歐盟與澳洲達成自由貿易協議的抵制,爲此次雙邊會談中的尖銳問題。

支持川普施壓朝鮮 加澳將派軍機監察朝船隻

路透社報導,澳洲總理特恩布爾4月28日在一個電視新聞會上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的強硬立場將國際社會帶到一起,共同施壓朝鮮,促成文金會。爲支持盟友,他宣佈將派出軍機監視朝鮮相關船隻,防範朝鮮規避制裁。加拿大也計劃加入澳洲,派遣巡邏機進行此類監察活動。

日本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說,加澳兩國的軍機將會駐留在美國軍方在日本南部沖繩島的「嘉手納空軍基地」。

4月初,英國派出一艘軍艦到日本,加入盟友國家,聯合監視聯合國對朝鮮的制裁是否執行。日本政府在聲明中提及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舉措時說,日本歡迎這些(監察)活動,維護對朝鮮最大限度的施壓,同時也維護了國際社會的團結。

印度將新增96邊防站 密切關注中共軍方動向

中印首腦峯會4月28日剛剛結束,雙方首腦承諾在邊境地帶維護和平,雙方軍隊間建立更多互信。據《印度時報》4月28日報導,莫迪政府在戰略考慮下,將在長達3,488公里的中印邊境上修建96所邊防站,也被稱爲印度西藏邊境警察哨所。

新德里當局認爲,在中印邊界新增96所邊防站,可以調整邊界哨所的間距,強化駐守部隊的作戰能力。

目前,印度西藏邊境警察哨所共設有176所邊防站,新設96所後,邊防站總數將增至272所。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該段中印邊界海拔高,增設邊防哨所既減少印度部隊旅行困難,同時也方便部隊補給;另外,一旦雙方情勢出現緊張,還可密切關注中共部隊的行動。

(人民報記者畢藤菲綜合報導)△

 
分享:
 
人氣:68,62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