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希望 紐約的倖存樹(圖)
 
2016年9月9日發表
 



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一棵卡勒梨樹在9.11之後,兩次
起死回生的經歷,鼓舞了人們在困境中不要放棄希望、頑強的面對人生。

【人民報消息】每棵樹都有自己的生命軌跡,每棵樹也都有自己的特質。有的在逆境中因爲自身的脆弱而死去,而有的卻能夠在屢次的強風暴雨中頑強的生存下來。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一棵卡勒梨樹在9.11之後,兩次起死回生的經歷,鼓舞了成千上萬的紐約人甚至全世界的人,在困境中不要放棄希望、頑強的面對人生。

恐襲中受重創 一息尚存

2001年9月11日,當恐怖份子劫持的兩架飛機先後衝入世貿雙子塔,在大廈傾倒時刻,伴隨着無數生命被烈火和濃煙吞噬以及人們發出的撕心裂肺的尖叫聲,矗立在世貿大廈附近的一棵卡勒梨樹也經歷了同樣的傷害。

9.11過後,人們在殘垣斷壁中發現了受傷的卡勒梨樹。當時的她已經奄奄一息:整棵樹被燒焦,樹冠全無,只剩下不到8英尺長的樹幹,且掛滿灰塵。人們意識到她受到的是致命傷,所有人都擔心,她或許再也見不到明年美麗的春天,於是工作人員不得不將她轉移到布朗士植物培植中心接受治療。

那年的整個冬天,被挪到布朗士植物培植中心的卡勒梨樹基本上處於休眠狀態,沒有任何新的生長動向,人們的心裏像踹着兔子一樣,滿懷期待卻又不知結果怎樣。

最初將此樹搬到這裏來的岡瑟每次到培植中心時,都會對着這棵奄奄一息的卡勒梨樹說:「加油,要堅持活下去啊!」

熬過漫長的冬天,春天終於到了,人們欣喜地發現,卡勒梨樹重新長出樹根,開始發出新葉。她頑強的活下來了!她成爲了9.11災難的倖存者,從此人們感嘆地叫她「倖存樹」。

負責照料卡勒梨樹的卡布(Richie Cabo)之前曾經是一名警察,在一次執行任務中受槍傷,但他努力生存了下來,「我相信這棵樹也會是一樣的。」由於自己特殊的經歷,他對這棵樹有着特別的情感。

培植中心前主管札帕拉(Robert Zappala)則表示,「這棵梨樹不僅僅代表着一個事物再生的能力,同時也代表了我們的紐約有多麼的偉大。是的,我們受了一擊,但我們的城市倖存下來了。」

再次戰勝災難 重返故土

經過卡布多年的精心照顧,在培植中心的卡勒梨恢復了活力,她已經有30英尺高、還發出了新枝,也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她終於可以離開培植中心,返回久別的故土。

不幸的是,2010年3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風將她連根拔起。人們趕緊將她的根重新植入泥土,祈禱她能再次挺住打擊。沒想到,經歷過一次生死考驗的「倖存樹」這次又堅強地存活下來了。2010年12月,一切時機成熟,她重新回到9.11紀念廣場,矗立在南水池的西面。

今天的9.11紀念廣場就是卡勒梨的新家,陪伴她的不是殘破的廢墟遺址,而是一片青蔥遼闊的白橡樹。

工作人員以當年9.11受災的幾個地點爲中心,將方圓500英里以內的白橡樹移到了這座紀念廣場。所以,這400多棵白橡樹中,有的來自紐約,也有的來自賓夕法尼亞、弗吉尼亞和馬里蘭。

這棵象徵紐約人堅強生命力的卡勒梨樹,就站立在白橡樹之間。卡布說:「從遠處,你看不出這棵樹有任何奇特之處。必須得靠近往上面看,然後你就會看到樹上累累的傷疤。你將會意識到,哇,這棵樹真的經歷過魔難。」

也許是這棵樹的內在精神在無形中召喚着人們吧,卡布表示,樹上沒有任何標誌,也沒有標牌講述她的故事,可她就是默默地吸引着人們的到來。

播種倖存樹 傳播希望

現在的卡勒梨樹象徵着生生不息與應變活力,激勵人們從9.11的傷痛中堅強走過來。紐約人希望卡勒梨樹的精神能夠勉勵更多的受難地區,鼓勵那裏的人們頑強地面對災難。

在9.11紀念館的主導下,法拉盛的江邦中學(John Bowne High School)是第一個開始倖存樹樹苗項目(Survivor Tree Seedling Program)的種植學校。

培植中心的專家們從「倖存樹」上收集了500粒種子,將其中發芽的421粒種子轉至江邦中學的農場。得知這些樹苗將來會到各地承擔傳遞母樹的那種充滿希望、頑強生存的精神,項目組的學生們全身心的認真照顧每棵樹苗,包括每天檢查每棵樹苗是否受到良好的灌溉。

江邦學校的教師表示,這個項目的意義不同尋常,學生們不僅學到了有關植物科學方面的知識,在某種程度也感受到9.11曾發生的悲劇故事,這帶給孩子們更深的體會。

倖存樹的樹苗象徵希望和堅韌,每年9.11紀念館都將繁殖的樹苗分送給3個近年來遭受重創的地區,目的是緬懷在悲劇中殉難的人,同時也給當地人帶來「倖存樹」的精神。

雖然15年過去了,但9.11在紐約人心中卻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這場災難,讓全世界看到了紐約人團結一致度過危難的毅力,以及他們災後重生的堅強生命力。就像這棵卡勒梨樹一樣,只要能堅持毅力、存活下來,生命就會看到希望。△

 
分享:
 
人氣:34,92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