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艱險 勵精圖治(圖)
 
羅真
 
2015年3月22日發表
 



漢宣帝平息霍家謀反一事後,面臨各種艱難險阻,他刻苦學習,振奮精神,力求把國家治理好。

【人民報消息】

不畏艱險 勵精圖治

紀元前74年,漢昭帝劉弗陵駕崩。昭帝一生英明,可惜年紀太輕就死了,沒有留下子嗣。於是,重臣霍光立昌邑王爲帝,後來又因昌邑王爲人昏暴,霍光把他廢掉,另立劉詢爲帝,史稱漢宣帝。

紀元前68年,霍光因病去世。漢宣帝開始掌握大權,發現霍光的親族中有人想謀反。宣帝果斷地採取行動,將霍氏一門逮捕入獄,抄斬。

漢宣帝平息霍家謀反一事後,面臨各種艱難險阻,他刻苦學習,振奮精神,力求把國家治理好。

漢宣帝劉詢(前91~前49年),字次卿,是漢武帝的曾孫。其祖父戾太子,巫蠱之禍後父母皆遇害,劉詢自幼長於民間,深知百姓疾苦。他在位期間,十分注重吏治。又愛好黃帝、老子及刑名之學,勵精圖治,選賢用能,故而賢相、良吏輩出。

漢宣帝發現賢臣魏相能恪盡職守,就充分信任他,讓他發揮聰明才智,爲國家造福。他直接聽取大臣們的意見,對各級官員進行嚴格審查;還降低鹽價,提倡節儉,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漢書•魏相傳》記載:「宣帝日親萬機,勵精圖治,教諭羣臣,查覈名實,而委魏相總領衆職,堪稱上意。」

他減免田賦,發展生產,做到使人民安居樂業。他設置西域都護,加強東西方聯繫,又加強邊防,使匈奴呼韓邪單于,在甘露二年(前52年)入朝獻貢,臣服敬佩。

《漢書》稱:「孝宣之治,信賞必罰。」「吏稱其職,民安其業。可謂中興!」(事據《漢書》)

接受正確意見 從善如流

春秋時,楚國是個大國,不斷兼併周圍小國。鄭國是個小國,夾在楚、晉兩個大國之間。鄭悼公時,鄭國同晉國簽了盟約,受到晉國的保護。

不久,楚國進攻鄭國,晉國便以欒書(人名)爲元帥,率領大軍前去援助鄭國。兩軍遭遇,沒想到楚軍不敢與晉軍廝殺,打都沒打,就撤退而回。晉軍不想白跑一趟,準備乘機侵入楚國的蔡地。

楚國得了這個消息,就立刻調動附近申、息二地的駐軍,準備迎擊。

這時,晉將趙同、趙括認爲應該仗着優勢兵力,欲進軍南下,佔領蔡地。因此,催請欒書趕快下令進攻楚國。欒書將要表示同意時,中軍佐(官職名)知莊子(人名)、上軍佐範文子和中軍將韓獻子卻都不同意。

他們三人一致認爲:「我們是援救鄭國、反對侵略而來的,是正義之師。現在,侵略者(指楚國軍隊)既己撤退,我們卻藉此攻楚,搶奪蔡地,這樣引起的戰爭必然使我們擔當不義的罪名,也就一定不能取勝。我們大軍去打楚國兩個小地方的部隊,即使打勝了,也沒什麼光榮的。但是如果失敗了,那就太丟人現眼了。」

欒書覺得他們說的話很有道理,決定停止攻打蔡地,撤軍回晉。

當時主張南侵攻蔡的將士佔多數。有人問欒書:「主張撤兵的只有知莊子等三人,而大部分人都想打,您爲什麼不聽從多數,而聽從少數人的意見呢?」

欒書說:「他們三個人的意見都很正確,正確的意見就是真正代表多數人的意見。我聽從他們的意見,難道不對嗎?」於是下令退兵。

由於欒書善於採納部下的正確意見,於是有人讚揚他「聽從好的主意,就像流水那樣順當而自然。這樣做是多麼恰當啊!」(原文是《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欒書講的「三個人的意見都很正確,正確的意見就是真正代表多數人的意見。」這是至理名言,擲地有金石聲!

(事據《左傳》)△

 
分享:
 
人氣:19,26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