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文化 › 文章: |
这几个古代诚信故事 怎了得(图)
【人民报消息】这些古代故事为什么流传至今?是为了清洗道德沦丧时期的人的肮脏思想。 计氏写「何愧」二字为子送行 宋朝时,张浚的母亲叫计氏。当张浚还是小孩子时,计氏就让张浚以父亲为榜样,教他做人的道理。后来,张浚长大成人,在朝廷做了官,亲见奸臣秦桧把握大权,贻误国家,一日胜似一日,张浚实在看不下去了。 张浚想劝谏皇帝,好让皇帝觉悟。可是他又怕进谏会得罪小人,招致祸害,想到母亲年岁已高,自己若有什么闪失,将无法奉养母亲。张浚左右为难,主意不定,心内忧愁,竟致身体日渐消瘦。 母亲见张浚忧愁、虚弱的样子,问他是何缘故?张浚如实告诉母亲事情的真相。计氏知道后,也不回答儿子的话,只是读着张浚的父亲在绍圣初年对别人说的一番话:「我情愿遭受死罪,也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我要不说,我就是辜负了皇上。」张浚听母亲这么一讲,就决定上书,劝谏皇上。但是,果然不出所料,奏章呈到皇帝那里不久,张浚就被贬了官,被流放到偏远地方去。 送行时,计氏对张浚说:「儿啊,你就安心地去吧,因为忠直而得了祸,这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到了那里,你只管静心读你的书,不要把家里记挂在心上。」 计氏可以算得上是很善于教子了。当儿子被贬时,计氏非但不怨,还写下「何愧」两个字为他送行,予以激励。难怪人们对她的称赞世代相传,长盛不衰。 贞信的女君子 越姬 周朝时代,楚昭王有一个夫人叫越姬,是越王勾践的女儿。一次,楚昭王与越姬以及另一位叫蔡姬的一起游玩,一高兴,楚昭王就和这二位夫人约定要同生死,蔡姬一口就答应了,可是越姬却没吭声。 后来,楚昭王病了,病得很厉害,越姬就说:「我来为大王祷告吧,我情愿代替大王去死。」 昭王觉得这样对越姬是不公平的,但越姬说:「从前大王约了我们同生死,我当时虽然没答应,可是心里却已经答应了的。我听得古人说过,守信的人决不欺骗自己的心;有义的人决不虚设事情。现在我为大王去死是为了那一份承诺、那一份义,绝不是为了讨大王欢心。」说完这话,越姬就自杀了,她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内心的信诺。 死于守信 足录史册 周朝时,晋国的丕郑(人名)从秦国回来,听说里克(人名)死了,就去拜见共华(人名),问他:「这种时候,我能去晋国吗?现在应该没有危险了吧?」共华回答:「我也说不清楚,也许可以了吧?」 于是,丕郑就回到了晋国,结果晋惠公马上就把他给杀了。有个叫共赐的人对共华说:「现在国家形势危急,你也有危险,也许你现在逃跑还来得及。」共华回答:「丕郑回到晋国去,是我出的主意,我要在这里等他呢。」共赐说:「听说他已死了,还等什么等啊。再说,谁知道这回事呢?不要管他。」 共华说:「这是不可以的,我明明知道他到晋国去了,如今我独自逃走,这是不守信用;我给他出的主意,却使他被困住,这是没有智慧;见到他被困住了,我还怕死,这是没有勇气。我身上背着这三种大罪过,还能逃到哪里去呢?你去吧,我就在这里等死好了。」 孔子曾经说过: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如果没有诚信,就无法在世上安身处世。这说的就是「人要以信为本」呀。人如果没有了诚信,不仅失去了做人的资格,而且将为人们所不齿。谁能做到不死呢?如果是因诚信而死,就能树立起世人的诚信之心。共华也是里克、丕郑的同党,但他死于守信,则是值得记录于史册的。 赵柔太守 诚信宽厚 北魏时代,金城人赵柔从小就以德行好、学问高而出名。后来他当了河内太守,诚信宽厚,很有政声。 有一回,他在路上捡到别人丢失的一串金珠,他千方百计找到了失主,把金珠归还给他。 后来,有人送给赵柔几百个挖地用的铁锹,赵柔留着也没有用,就和儿子赵善明一起拿到市场上去卖。他只开到相当于二十匹绢的卖价,儿子知道这个价钱实在是太便宜了,就想收回来不卖。 赵柔对儿子说:「和人家做交易,已经讲定了价钱的,哪能为了更大的利益就出尔反尔呢?(原文是「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动心?」)」最后,他还是以极其便宜的价格卖给了那个人。 各方人士听说这些事,都对赵柔非常佩服。 (以上均据清代蔡振绅《八德须知》)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