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三圣堂”佳话(图)
 
静莲
 
2014年1月29日发表
 
由于鞋匠、客商和县官三个人的美德,很快就在江上架起了一座大木桥。

【人民报消息】在中国南方,宁波市中心的丰化江上有一座名桥,桥身吊在铁架上面,样子很别致,叫灵桥。 从前的灵桥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大铁桥,而是一座普通的木桥,桥头还有座小庙,叫「三圣堂」,怎么叫三圣堂呢?原来呀,庙里供的是三位「圣人」:当中是个县官;左边是个手里捧着一只箱子的商人;右边是个补鞋匠。这是怎么回事啊? 话说很久以前,丰化江上还没有桥,全靠一只小船摆渡,过往行人很多,来回一趟,得花半个时辰,碰到恶劣天气,耽搁的时间就更长了! 渡口有个小草棚,一个补鞋匠长年累月在这里补鞋。他手艺好,价钱也公道,等船的人,喜欢在他的草棚前歇脚,有的顺便补补鞋子。天长日久,这补鞋摊就成了候船棚了。 一天,有个外貌平常的南洋巨商回家省亲,一路跋涉,归心似箭,赶到渡口,鞋底快磨穿了,于是叫鞋匠补鞋,鞋刚补好,渡船靠岸了,客商赶忙穿上鞋,跟着大伙一道,一哄挤上渡船走了。 鞋匠傍晚歇工,发现凳子底下有只小箱子,他打开箱子一瞧,满满一箱珠宝!眼看天色已晚,船停渡了,鞋匠只好收拾鞋担回家。 第二天,鞋匠把小箱子放在鞋担里,又挑到渡口草棚里等候。可是,尽管他留神看,细心瞧,人来人往不知有多少,就是没人来找失物。三年来,鞋匠每天把小箱子挑出门,到傍晚又挑回家。 话说这一天,一个商人来到渡口,坐在鞋匠对面的小凳上,一边看着鞋匠补鞋,一边问这问那。鞋匠觉得奇怪,虽然手里忙着活计,还是抬眼仔细打量这位客商。 客商说:「鞋匠师傅,你手艺真好,看你三年前给我补的鞋,如今还这么结实。」说着用手指指鞋子。 鞋匠拿眼一端详,心里明白了,可他仍然不动声色地说:「三年?不对吧,该有三年零一个月喽!」 客商心里暗暗一算,鞋匠算的一点不差,便笑着说:「老师傅记的真准,我可胡涂了!」 鞋匠说:「胡涂啥?又没丢东西!」 客商听罢心头不免一惊,忙道:「不瞒你说,三年前我在这等渡,倒是不小心丢过一只箱子。」 鞋匠说:「丢箱子?唔,不过这种事可多喽!」 客商说:「咳!老师傅,要是普通的箱子也就算了,可那是一箱珠宝呀!」 鞋匠问:「那你当时为啥不找呢?」 客商叹道:「找?不好找哪!我那天急着赶路,傍晚到客栈歇脚才发现箱子丢了,本想连夜赶回来寻找,可仔细一想,这么一箱珠宝,谁拾到会承认哪,何况省亲后我要赶船去南洋,误了船期,又得耽搁一年半载的,所以只好自认晦气了。」 鞋匠一听,哈哈大笑:「你这位大客人哪,真是财大肚量大,就是眼睛孔不大,光会从铜钱孔里看人,难道世上尽是见钱眼红的人吗?我且问你,那箱子里装的是甚么珠宝呀?」 客商忙把箱子里的珠宝一五一十描述一番。鞋匠听着听着,高声大喊:「好了,这箱子我挑进挑出整整三年零一个月,今天总算找到原主了。」他边说边从鞋担里捧出小箱子:「喏!请看,是这只箱子不?」 客商一眼认出自己的珠宝箱,惊喜不已,他打开箱子,捧出一大捧钻石珍珠,恭恭敬敬地送到鞋匠面前:「老师傅,真叫我不知如何谢你才好,请别嫌少,这点送你添凑本钱,开个店铺吧!」 鞋匠笑说:「你这人真胡涂,我要贪财,早就把这箱子全吞了。快拿回去吧!」客商不肯,一定要送,鞋匠执意不收,两人你推我让,吸引了不少围观的人。有的说客商运气好,不失财;有的称赞鞋匠良心好,不要白来财...... 正闹的不可开交之时,突然渡口来了一位县太爷,大家就请县太爷公断。县太爷听后便说:你俩丢珠拾宝,皆因渡口没桥。如今一仁一义,皆说不要珠宝。何不与人方便,在此渡口造桥?如若银两不够,我也凑凑热闹。 县官话才出口,众人拍手高声叫好,不少人当场掏钱捐助。客商见状,表示愿意把一箱珠宝统统献出,鞋匠也倾囊相助。这样,很快就在丰化江上架起了一座大木桥。 人们不忘这件事情,为了纪念鞋匠、客商和县官三个人的美德,就在桥头造了这座「三圣堂」,人们把他们当作菩萨来供奉,赞美他们的善行,从而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资料来源《山海经丛书》)

 
分享:
 
人气:41,272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