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倫敦令中國記者尷尬的提示牌說起(圖)
 
楊寧
 
2012年7月30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7月28日,在倫敦奧運會的新聞中心,出現了這麼一條令人尷尬的中文提示牌:「中國的記者朋友們,請照顧一下倫敦新聞中心的工作人員,如果你們想拍他們的話,請提前詢問他們,尊重一下他們的私人空間。謝謝你們!」無疑,提示牌的背後一定曾發生過什麼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大概敬業的中國記者們想全方位讓中國人了解一下奧運新聞中心的運作情況,因此不經工作人員同意而隨意拍攝,由此引發了英國人的不滿。

在英國人看來,採訪賽事就是採訪賽事,作爲新聞中心的工作人員不過是在爲比賽提供服務,他們可不想曝光在鏡頭之下。是以,中國記者在沒有詢問的前提下的拍攝顯然侵犯了他們的私人空間。在這種情況下,貼出以上中文提示牌也是順理成章的了。而且,只貼中文提示牌,說明有此行爲的還真就沒有他國的記者,英國人以其特有的客氣方式「教訓」了中國記者。

想必此次前往倫敦採訪奧運的基本是中國實力雄厚的中央級媒體,它們的記者在國外的「放肆」或許與其在中國的一貫採訪作風有關。在中國,這些記者只要按照黨的口徑報導,是想採訪哪裏就採訪哪裏,想採訪誰就採訪誰,很少考慮被採訪者是否願意,是否侵犯了隱私權,等等。但是國外畢竟不是中國,看來中國記者還是要學習如何尊重採訪對象,畢竟「只有尊重別人的情況下,自己才會得到尊重」。

不僅僅是中國記者要學會尊重,提高自身素質,所有的中國人大概也要認真反思爲何每每出國時會遇到令人尷尬的中文提示牌。比如在法國巴黎聖母院有「請保持安靜」,在德國許多地方有「不許隨地吐痰」,在美國珍珠港有「垃圾桶在此」,在泰國的銀白色海灘上有「此處不準撣垃圾」,在韓國首爾曾有「禁止偷竊」,在日本的一些景點也曾出現過「用完廁紙請丟進馬桶裏沖掉」,一些日本飯店的房間中有「本房間所有物品皆屬飯店所有,請勿擅自取走!」等等中文提示牌。

雖然作爲中國人的我,每次看到這樣的提示牌都感到不舒服,但卻必須承認,中國人的確有着喜歡大聲說話、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愛佔小便宜、不沖廁所、上車不排隊等毛病。在國內人皆如此的大環境下,每個人還不以爲然,但一旦到了國外,這樣爲外國人視爲陋習和不文明表現的舉止行爲就顯得格外的扎眼,也就難怪外國人對屢教不改的中國人立此提示牌了。

記得以前看過這樣一則小故事。1994年,中國一個代表團去俄羅斯訪問,談到俄羅斯文化在中國很受歡迎,如看《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時要爲買票加塞兒。因爲俄語沒有「加塞兒」這個詞,翻譯不知怎麼翻,就將意思告訴了俄國人,並問怎麼說。俄國人的回答是「流氓」這就是缺乏道德和修養的流氓行爲。當時在場的所有中國人都感到萬分羞愧。

是什麼原因讓中國人變得如此不堪?難道幾千年的文明薰陶出來的就是這樣的素質?事實上,當歐洲人還在用手抓吃肉時,中國就已經擁有了高度的文明。且不說幾千年前,就連三百年前的中國人在17世紀葡萄牙來華的傳教士安文思的筆下也是相當的文明,對於長輩的尊重、對於父母的孝順、對於兄弟的友愛和朋友的尊敬,都是那麼令人讚歎。「文人……把稍不符合禮儀的舉止行爲都視爲罪過。」民國時期的大儒辜鴻銘也曾寫道:「(中國人)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夠過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種心靈的生活。」

中華歷史翻過的一頁頁也在證明,中國人擁有怎樣高度的文明。在孔子提出儒家思想之前,是「大道盛行的時期」。孔子認爲,在這一時期,「天下爲公,選拔賢明而有能力的人治理社會,人人誠實守信,和睦相處,不把財產視爲私有,而把勞動視爲美德,沒有陰謀和盜賊。」隨着人們所尊崇的「德」開始讓位於現實的權力慾望和利益,人離大道愈來愈遠,人類的道德開始下滑,此時出現了老子的「道」和孔子的儒家思想以及來自印度的佛家思想,儒家的「仁義禮智信」自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規範着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的道德行爲規範。

在1949年以前,儘管道德一直在不斷的下滑,但還是維持在一定的水平,很多人還是敬天畏地、有信仰,遵循仁、義、禮、智、信以及由此延伸的做人準則。提倡君子之德,判斷是非的標準還是聖人之道。

隨着二十世紀初馬克思主義的傳入中國特別是在中共竊取政權後,與馬克思主義思想相悖的中國傳統文化遭到了徹底的破壞,傳承傳統文化的不少精英也被摧殘致死,粗俗、野蠻、暴力等成爲「美」的、「好」的。在這樣的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中國人自然與西方的文明格格不入,被指示牌提示也是在所難免了。

看來,要想改變國人的素質,還是要恢復傳統文化,前提當然是要拋棄將人變得不是人的黨文化了。

 
分享:
 
人氣:16,23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