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與反思
 
酈劍鋒
 
2011年4月13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這次日本大地震,因在歷史上首次出現地震、海嘯、核輻射「三合一」災難而備受矚目,其災害之巨、影響之深世所罕見。雖然事故尚未最後結束,但反思這場災難,亡羊補牢,則尤顯重要。

從3月11日地震發生,至今已是月餘。站在公正立場上,從日本政府到東京電力公司,可謂做了最大的努力,實在是災難太大、太過突然之故,遠遠超過一國政府之能力。況且光是地震、海嘯也許還好辦,恰恰又伴有核輻射、核污染,讓人防不勝防,甚至搶險都不好下手。

有許多人說,大災難是對日本民族的報應,誰叫它對華侵略,殺了那麼多中國人呢?

有的宗教界人士說,仙台等重災區海洋漁業十分發達,有很多捕鯨場、屠宰區,不該那麼去殺生;

也有人說,日本政府對自己的核技術太過自信,拒絕俄美等國善意的警告和援助請求,錯失良機……

站在現代科學和人類自身立場上,任何災難的出現,不外兩個原因:一曰人禍,一曰天災。對前者,人可以通過反省自身來總結教訓;對於後者,人往往認爲是自然災害,無能爲力。這正是人的侷限所在。

當然,我們不需要幸災樂禍,更不能落井下石,那樣既不符合人的倫理道德,也有違人類善良的本性。

按照中國的傳統文化,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天象帶動下的產物,乃上天垂像,所謂「天垂像,見吉凶」是也。漢初思想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書中的說法最爲經典:「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

其實,不僅是中國古人這樣認識,在過去的西方亦是如此。古希臘哲人柏拉圖曾經說過:「看得見的是看不見的投下的影子」。如果從這個認識來解釋,那麼災難的發生就絕不是偶然的。

然而,由於人們多受現代科學障礙,喜好「眼見爲實」,故此對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很難做出恰當的分析,只好歸爲自然現象了。

《西遊記》中有一回《鳳仙郡求雨》對我們很有啓示。

唐僧師徒取經路過鳳仙郡,聽說該郡三年未曾下雨,殃及廣大黎民百姓。以悟空之能力,讓龍王下點雨豈非難事!但東海龍王無天庭旨意竟然不敢下雨,玉帝對鳳仙郡上官郡侯更是震怒有加,一座米山、一座面山、一把金鎖的懲罰不謂不嚴厲。悟空不解,最後還是玉帝道破天機:原來是鳳仙郡郡侯「冒天止雨」,不敬上天而招致災禍。

解鈴尚須繫鈴人。在悟空勸說下,鳳仙郡家家唸經,真心改過向善而大雨乃至。

當今的世界,近些年來災難不斷,大瘟疫、大地震、大海嘯不時發生,薩斯、印尼海嘯、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強震……似有連綿之勢。雖然有些災難屬於無可避免,以目前人類的能力尚不能真正揭示迷津,但也並非束手無策,因爲任何事物的發生總是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可以追尋和把握,地震不是就有一些特殊徵兆嗎?

但是,現實之中人們往往忽略了這些。在現代化的背景之下,人類爲了發展經濟,而置其它一切於不顧,致使整個社會私慾膨脹,道德日下,古老的傳統早已被人拋至九霄雲外,人的善良本性蕩然無存,只剩下一個單一、盲目、無度、無序的「發展」了。

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發展的成果不斷被一個又一個突入其來的巨大災禍所吞噬,落得個人財兩失,「竹籃打水一場空」。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希特勒的德國,經濟高度發展,年均增長105%,家家有房子有汽車,失業率幾乎爲零,還舉辦了奧運會。但一場大戰轉眼之間化爲烏有。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當下的中國,幾十年來號稱「奇蹟」,經濟增長連年統計爲10%左右,GDP更是超越日本而居於全球霸主美國之後。但這種發展是建立在對生存環境的巨大破壞、對有限資源的巨量消耗、對中華兒女的空前剝削搜刮壓榨的罪惡基礎之上的,同時還伴隨着國內政治的極端殘暴黑暗。

這種立於沙漠基礎上的發展是難以爲繼的,不能長久也不允許長久的。所以,問題的本質並不在於發展與否,而是爲誰發展,發展的基點是什麼,怎麼發展,發展的最終目的何在。只追求所謂的發展,人的思想道德不能相應跟上,信仰缺失,道德淪喪,人的自私自利慾望沒有止境,就必然遭到大自然的無情懲責。這些就是我們從災難反思中得出的最終結論。

 
分享:
 
人氣:26,29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