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幾人能通過這個考題:什麼是「國」
 
kbxql
 
2009年7月1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愛國」和「愛國主義」常常掛在人們的嘴邊,那麼要談愛國首先要搞清的當然是「國」,什麼是「國」,「國」所包括的範圍是什麼。

什麼是國?國(國家)有三個層面的含義:國土、國民、政府;

國土是國家存在的物質基礎,沒有國土,國家只能是一個虛擬概念,比如在互聯網上建立的那些個搞笑的「國家」。以色列在2000多年前失去了自己的家園,也就失去了猶太立國的基礎;經過許多代猶太人堅韌不拔的浴血努力,終於在二戰結束後,重建以色列國,完成了復國的偉業。其後經歷的數次中東戰爭,爭奪的焦點正是國家賴以生存的國土。

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着許許多多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許許多多的家,就組成了村;組成了鎮;組成了城市等居民聚集點。

這些村鎮城市當然離不開管理,擔負管理的權力機構被稱爲(這個國家的)政府。

於是一個國家就是一片土地——國土加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國民再加上治理這個國家的政府所構成的。

其次,何謂愛國?

愛國是一個很籠統的說法,有時候它指的是熱愛這片土地,愛自己的土地(當然這片土地的所有權必須是屬於自己或者有一部分屬於自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對於生於斯,長於斯,最終長眠於斯的農民而言,土地就是他的生存之本;這個意義上的愛國是生存的必要前提。

對於從事非農職業的人來說,愛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愛這片土地上可愛的自然風光,爲美麗的山川湖泊森林大海感到愉悅從而引發出愛的讚歎,這種愛是一種人對美好景象的讚歎讚美之情,這個意義上的愛國是愛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父母是你不可選擇的,父母給了你生命,因此你應該愛自己的父母;妻子或丈夫是你的生活伴侶,是陪伴你走完一生的人,因此你應該愛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孩子是你基因的延續,是你未竟理想的承載者,因此你應該愛孩子。

任何人都是社會性的人,任何社會中,個人的生存都必須依賴其他人的工作。因此你應該愛自己的鄰居,自己的同事,自己的鄉親……推而廣之,你應該愛自己一樣的國民,更進一步地,你應該愛你的同類——全人類。在這個意義上,愛國就是愛國民,愛人類。在此意義上的愛國絕不是抽象的口號,愛人,是與行動密切相連的,對於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如果你聲稱自己是愛國的,那麼就有義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而不是僅停留在口頭上。因此這個意義上的愛國是愛人,愛人類。

大陸有一位臭名昭著的「愛國」者,被人稱之爲含淚大師的餘秋雨先生。去年汶川大地震伊始,在他身上發生兩件歷史性的事件:其一是「含淚勸誡災民」,不要急着追究地方政府的豆腐渣學校建築黑洞以免給「海外敵對勢力」落下「攻擊政府」的口實——含淚大師由此得名且名聲經久不息;另一事件就是他在第一時間宣佈捐獻 20萬元人民幣承建一個「餘秋雨學校」,然而整整一年過去,20萬捐款卻沒有被任何民政福利紅十字會等等機構證實——這就是如今餘波未息的「假捐門」事件。試問,餘秋雨先生愛國還是愛政府?是愛災區的災民還是更愛名利?這樣的愛國者是光榮還是恥辱?這種意義上的愛國不是愛國民,而是愛權勢愛擁有權勢的政府。

政府可愛嗎?任何政府都標榜(或者至少不會否認)自己是服務於國民的,政府工作人員是國民的公僕;有的政府幹脆就聲稱自己是「 代表」國民利益的(三代表之一?)。不同的政府對自己的定位不同,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政府不過是國家的管理者,政府工作人員——各級各類官員都是爲國家國民服務的公僕。

舉例說吧,你有一個很大的家,爲了管理這個家的事務,你聘用了一些僕人,你愛這些僕人嗎?那就要看這些僕人的表現了:如果這些僕人對這個家庭有很強的責任心,各司其職並且把各自的工作做得很出色,對這個家的主人忠心耿耿,不貪污,不盜竊,不勾結外人來敗壞這個家,總之一切都按照聘用合約盡到了自己的職責。那麼作爲主人的你,會鼓勵他們做得更出色;如果這也是愛的話,這種愛,是主人對僕人的居高臨下的愛。

如果聘用的僕人毫無責任心,不聽主人的話或者陽奉陰違,該乾的事情幹不好甚至根本不幹,更甚者可能幹根本不該乾的事情,貪污盜竊腐敗甚至反僕爲主,欺負戲弄自己的主人,把主人家的的東西偷走,把主人家的財物搬到別家去,你還會愛這些僕人嗎?當然不會了,你明智的選擇是,立即辭退這些惡僕並且根據他們的過失追究其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

這樣說來,能否愛一個國家的政府呢?與愛國民愛國土這種無條件的愛所不同的是,這要看這個政府是如何建立的。

如果政府是民選的,是國民作爲主人聘用的公僕團體,那麼,國民——在這兒的國民身份是公民在行使自己公民的選舉權力的時候,就已經表達了對這個政府的認可或者愛;如果政府工作人員沒有兌現他的競選諾言,甚至做出背離國民利益國家利益的事情,國民有權罷免這個政府,或者說有權合法地「顛覆」這個政府,按照憲法重新選舉就是了。因此這樣的國家裏,不會存在「顛覆國家政權罪」,因爲政府政權的更替都是制度性的,任何一個執政黨,一個民選總統都必須履行他的職責,都必須接受國民的監督,都必須按照憲法實行真正的民選。而且國民也不擔心不愛政府有什麼損失,會不會受到懲罰,事實上,政府就是國民選出來的公僕團體,每位政府工作人員,不過是服務於這個國家、服務於國民的公僕而已。這樣的政府可愛嗎,愛這樣的政府不丟人——丟人也沒法子,誰叫你選他哪,是不?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神奇的國度叫做中國,在這個神奇的國度裏面,有一羣神奇的人,叫做中國人;在這些中國人中間,有一個神奇的羣體,他們並不愛自己國民,甚至不愛自己的親人;看看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係就能知道。也不愛自己的國土——隨便到那些風景如畫的景區,亂丟雜物隨地吐痰胡抹亂畫等等不文明現象比比皆是。然而這個神奇的羣體卻有一個共同的口號:愛國!愛國主義!

這種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何處呢?唯政府馬首是瞻。在這個神奇的羣體的眼裏,政府就是國家,國家就是政府。而這個政府到底是不是真正「代表」國民意志的?他們不問,也不想問,更不敢問。這是一羣盲目的愛國者,國傢俱體的內容被抽空,只留下一個抽象的東西——一個概念化的國。至於這個被他們視爲國家的政府,到底是不是爲大多數國民服務的?他們不問,也不想問,更不敢問。

這個政府究竟爲這個國家帶來了什麼?請看來自大陸報刊的報道:

2007年3月18日《法制日報》第5版報道:1989年,我國公款吃喝數爲370億元,1990年爲400億元,1992年超過800億元,1994年突破1000億元,2002年爲2000億元,2004年爲3700億元,2005年爲6000億元。

2008年11月26日《參考消息》報道:2006年,我國公務車的司機薪水開支,購車和保養及車輛加油的開支大約爲6000億元人民幣。同年教育開支爲4546億元,社會保障開支4181億元,國防開支2838億元。

中國2008年公款吃喝、公款出國旅遊、公車消費用了納稅人9156億元人民幣(不包括公職人員的福利津貼、獎金等),比原預算288億元多花了8868億元。如果原預算是合理的花銷,那8868億就是浪費。

中國的公務員有1100萬,每個公務員除拿工資獎金和其他福利費外,平均每人還要花掉人民血汗錢近8.324萬元。按照當前貧困線標準人均年收入688元算,中國有2900萬的貧困人口,如果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的標準算,中國的貧困人口達九千萬。如果把三項「公害」消除,中國就沒有貧困人口了。

行政管理費(或曰公務支出)在國家財政支出中的比重:

    德 國(1998年) 2.7%

    埃 及(1997年) 3.1%

    英 國(1999年) 4.2%

    韓 國(1997年) 5.1%

    泰 國(2000年) 5.2%

    印 度(2000年) 6.3%

    加拿大(2000年) 7.1%

    俄羅斯(2000年) 7.6%

    美 國(2000年) 9.9%

    中 國(2000年)25.7%

用於教育,醫療的比列:

      中國:3.8%

      印度:19.7%

      美國:21.5%

      日本:23.3%


中共這個承認與中華民族毫無血緣關係的馬列子孫,這個非法政府可愛嗎?顯然不可愛,尤其是對於普通的國民來說,對於那些在政府的強制下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的人們,對那些被政府剝奪了作爲人最起碼的尊嚴的國民來說,不僅不可愛而且有些可鄙、可恨;那麼當你鄙視這個不稱職的政府的時候,對這個政府表示憤恨的時候,是不是表示你不「愛國」呢?想一想,想一想你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之一……至少在名義上啊,是不是?

對此你可能會說,哪個國家沒有政府腐敗現象呀,中國腐敗現象會得到糾正的!若此,你要麼就是太天真,要麼就是太傻,要麼就是……別有用心了。何以見得?

沒錯,腐敗現象不是中國政府工作人員——或叫做公務員獨有的,但是,沒有民選的政府,如何遏制腐敗?就好比一個人的左手腐爛了,他自己能用右手砍斷左手麼?更何況這種腐敗已經從頭爛到腳了啊!

要知道,一個國家的國民國土是應該愛的能夠愛的(雖然不是必需的),但是這個國家的政府以及它的成員們,卻不是用來愛的,而是用來監督的,正像主人對僕人的監督一樣。

問題是,沒有一個民選的社會制度做保證,國民如何行使他們本來應該具有的監督權?

你愛國嗎?你是愛這個國家的國土,愛這個國家的國民,還是愛這個國家的政府?抑或是愛這個政府之上的執政黨?或者說你是哪一類的愛國者?如果你屬於不愛國民不愛國土只愛政府政黨的那個神奇羣體的一員,那麼很遺憾你並非真正的愛國者,不過是隻有脊髓沒有大腦的盲目愛國者。

如果你是愛國民愛國土的愛國者,那麼我願意對你表示理解和尊敬。

(轉自博訊論壇,略有更動)

 
分享:
 
人氣:20,05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