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文化運動嘉獎法輪功 創始人轉贈題辭(多圖)
 
梁新
 
2007年4月9日發表
 

法輪功發言人張而平轉贈創始人的題辭:「復興中華神傳文化」。

【人民報消息】2007年4月8日,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永遠不會也不能忘記的日子,這一天將載入史冊。

在法輪功依然受迫害之時,自由文化運動協調委員會4月8日於新西蘭奧克蘭歐緹會議中心(Aotea Centre)舉行了「中國自由文化運動2007年特別精神信仰獎頒獎大會」,把這份「特別精神信仰獎」頒發給了法輪功。這是中國民間及知識份子首次褒獎給正在受迫害的信奉「真善忍」的法輪功修煉團體。這預示着中共的迫害已經走向最後的失敗。

法輪功發言人張而平出席了會議接受頒獎併發言。令全場一片驚呼的是,他還向自由文化運動轉贈了一份無價之寶、法輪大法創始人的親筆題辭:「復興中華神傳文化」。

復興中華神傳文化──尋回中華民族的魂靈和生命的來源之路,當務之急。

仲維光:高山仰止、萬分榮幸


仲維光向張而平頒發獎牌時心情激動。
頒獎大會由自由文化運動協調委員會委員仲維光主持。他向張而平頒發獎牌時表示,今天心情特別激動,必須儘量抑制自己的情感。他對法輪功團體有「高山仰止」的崇敬之心。能得到法輪功創始人的親筆題辭,他感到萬分的榮幸。

仲維光還表示,作爲一個知識份子,或作爲一個自認爲是中國社會良心的知識份子,爲法輪功頒獎,是一件來得太晚的事。「其實,我們應該在法輪功剛被鎮壓時就出來,現在是太晚了點,但太晚了還不遲。我們能夠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發出我們的聲音,我還是感到一些欣慰。」

袁紅冰:頒獎表達遲來的敬意

自由文化運動發起人袁紅冰在頒獎發言時說:「從上個世紀末至今天,在中國的大地上持續發生着一場當代世界上最嚴重的人權災難,就是中共暴政對法輪功精神修煉者的政治大迫害。這場政治大迫害已經深刻的傷害了人類的良知。 ……但是,迄今爲止的歷史進程告訴人們,中共暴政失敗了,而且正在走向最後的失敗。


袁紅冰致頒獎詞。
袁紅冰表示,這是中國的自由知識份子第一次以一個社會歷史運動的名義,對法輪功修煉者所經受的迫害向中共暴政提出的抗議,同時也表達對法輪功修煉團體的敬意。希望能夠通過這次頒獎爲挽救中國知識份子的良心做出一點事情。

他說:面對慘絕人寰的政治大迫害,法輪功精神修煉者以和平而又英勇頑強的方式對暴政的抗爭,正在贏得歷史的尊敬。

他還說:爲了表彰法輪功精神修煉者維護人類精神信仰自由權利所作出的巨大努力,爲了向法輪功精神修煉者抗爭暴政的大無畏精神表示敬意,評獎委員會決定,把《中國自由文化運動2007年特別精神信仰獎》頒發給法輪功精神修煉者羣體。獎金額度爲五萬新西蘭幣。

張而平:對法輪功的支持是在做歷史選擇


張而平發言感謝頒獎。
法輪功發言人張而平說,很欣喜的了解到有衆多的炎黃子孫們在海內外積極參與復興中華民族文化,解除中共黨文化的運動。華夏文明源於神傳文化,很不幸的遭到中共打壓。崇尚暴力和謊言的,已被西方文明所摒棄的共產學說 像幽靈一樣在中國大陸上游蕩着,嚴密和殘暴地控制着每一個喘息的生命。

「九評共產黨」的出現和退黨的大潮剷除了中共的根基,而每一箇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包括中國自由文化運動恢復民族文化的努力,都在有力地瓦解着中共,幫助人民擺脫受其肉體和精神上的控制。這才是一場真正的振興中華,光復民族精神的運動。

張而平還說,人們對法輪功不同方式上的支持,不僅僅是普通意義上的,道義上的支持,實質是爲自己的未來做出歷史性的選擇。

費良勇:這就是神蹟!是法輪大法神蹟!


費良勇:這就是神蹟!
「中國自由文化運動」協調委員會委員費良勇在發言中說,中共聲稱三個月消滅法輪功,但近八年過去了,法輪功卻在全球發展的更爲蓬勃,「這就是神蹟!是法輪大法神蹟!」法輪功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世界,世界需要「真善忍」。

費良勇還說,三退活動(退黨退團退隊)使中共陷入嚴重的信仰危機,組織危機和執政危機,已有兩千萬人退出共產黨及其相關組織的浪潮,促使中國人民走出恐懼、日益覺醒,徹底脫離中共。

劉陽:功德無量


新西蘭法輪大法學會負責人方三嶽接受獎。
自由文化運動協調委員會委員劉陽說:面對中國社會的整體道德淪喪,任何炎黃子孫都應該感到深深的憂慮。法輪功提倡的「真善忍」有利於提升中國人的道德。

他還說,法輪功學員確實爲中國的進步作出了貢獻,比如突破中共網絡封鎖的技術,就是法輪功學員發明創造的。這是功德無量的事。

法輪大法學會的美好祝願

新西蘭法輪大法學會負責人方三嶽在答謝發言中說,希望中國自由文化運動將爲摒棄惡黨文化,恢復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以及在開創未來人類正統文化中作出貢獻。

儀式最後,天國樂團再一次演奏了淨化人心靈的樂曲 《法輪大法好》。


(注:攝影大紀元記者戴兵;部份資料取材於大紀元記者曾妮的報導)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31,91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