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要闻 | 时事 › 文章: |
胡锦涛再呼「坚持」 中共面临分崩离析危局 (图)
亚洲时报记者潘小涛6月15日撰文道,二OO四年七月,胡锦涛上台年半后,终于君临“上海帮”的大本营,却是向上海的干部发出警告:必须配合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压缩过度投资的行业。当时,全国各地出现经济过热,国务院在当年三月推出连串冷却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却受到地方诸侯强烈抵制,甚至传出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在政治局会议上,当面指摘宏观调控严重伤害长三角,在未来几年更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他还警告温家宝及国务院,若不改正,将须负“政治责任”。因此,胡锦涛当时访沪,就是向上海施压,要与中央保持一致。 文章说,两年后的今天,胡锦涛再度访沪,陈良宇早已悄悄褪下那副“跋扈”面具,改以 “拥胡”姿态接待胡锦涛,而过去一年,更不断传出陈良宇被调走的消息。按照新华社前天的报道,胡锦涛今次在上海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紧紧抓住科技进步和创新这个关键环节……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努力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这套“官腔”,跟两年前访沪时比较,少了一段有关必须实施宏观调控的话,多了一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显然,这句话足以反映胡锦涛此行的目的。 文章说,过去一年多,党内外有关是否继续推行改革开放的争论不断升级。左派、新左派和保守派,批评二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导致贫富悬殊加剧、社会不公加深、环境破坏严重、国有资产流失等,应该暂停改革,让社会休养生息,甚至走回头路。但改革派认为,这些都是改革的副产品,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不断深化改革,这些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有关争论在今年三月的全国人大达到高潮,胡锦涛和温家宝当时表态支持改革派的观点。胡锦涛出席上海代表团座谈时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切实加大改革力度”。显然,胡锦涛想为这场争论一槌定音。 但事与愿违,是否应该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的争论,并没因为胡锦涛的表态而偃旗息鼓,《人民日报》六月五日发表署名“钟轩理”(应是“中宣部理论局”写作班子的笔名)的文章《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再为市场化改革护航,并希望这场争论告一段落。现在,胡锦涛在上海视察时,再为市场化改革保驾护航。若非党内对改革方向还有噪音,若非对改革的争论无法止息,胡锦涛和中共“喉舌”又何需在短短三个月内,先后三次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呢? 文章指出:胡锦涛和中央三番四次仍无法统一全党思想,说明胡锦涛的权威严重不足,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胡锦涛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理论上与前几代中共领导人拥有的权力不相伯仲,但他的权威不仅无法和毛泽东、邓小平相提并论,甚至连其前任的江泽民也相去甚远。 中国著名维权律师高智晟14日在其「被整体阉割了人性的中共陕西官僚集团」文章中特别谈到一位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国棉四厂女职工,为了生存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上访十几年,受尽本厂乃至省当局的打压。甚至胡锦涛主席为此亲笔批示,温家宝总理作出干预,至今两年有余,该职工冤案非但没有获得任何解决的迹象,而且遭到了更明目张胆的打击报复。 高智晟因此在文中提到,这让我想起了陕北官吏集团暴力抢劫私人投资者的油井后,那场抢劫的总指挥也是震惊中外的三叉湾开枪事件的总指挥──原榆林市长王登记(抢劫成功后,王已被提拔到陕西省政府重用),在召见被抢劫者进京上访代表时讲过的一句话:“你们不要到北京上访,找谁也没有用。我公开告诉你们,就算胡锦涛亲笔批示,我照样可以压他三年不办,谁能把我们怎么样?” 毛泽东时代,如果毛泽东亲笔关照了某位老百姓,这个人不仅一切问题会立即得到解决,而且会受到层层吹捧提拔,以致最后进中央委员会甚至政治局。而今天胡锦涛对西北国棉四厂女职工亲笔批示被扣压事件,不仅证实了中国青年报的坦言“胡温政令难出中南海”,并且表面上看,是中共领导人权威一代不如一代,而实质则是中共正不断走向灭亡,现在正面临分崩离析的危局。 有人认为,中共建政后,中国共产党只有两位正式领导人,毛泽东和胡锦涛。邓小平实在是一个垂帘听政者;而江泽民不过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邓小平在情急之下乱摸一把,摸出的一只“癞蛤蟆”。 毛泽东自称是“秦始皇”,那胡锦涛该称作什么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如今“亡秦者胡也”的秦朝预言正跨越历史的时空落在了“秦二世”胡锦涛的头上。不过,比胡亥幸运的是,上天并没有只给胡锦涛一种选择!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