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中共兩年內垮臺 中國不會亂 (圖)
 
2005年6月7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6月7日報道 / 「中共兩年內垮臺,中國不會亂」,這是89學運領袖之一封從德博士和民主中國陣線主席費良勇6月5日在德國的一場「紀念六四暨中國政情研討會」中做出的論斷。時任德國一家保險公司高級主管的費良勇原本是原子反應堆工程師,由於工作業績優秀,80年代公派赴德國,撰寫了大量論文。六四屠城時,費良勇正在德國,出於正義,挺身而出,譴責中共暴政。16年來,費良勇致力於中國民主事業。

據大紀元記者安然德國報導,本次「紀念六四暨中國政情研討會」由民陣民聯德國分部,全德學聯,大紀元時報和歐華導報於6月5日在紐倫堡共同舉辦。會議地點選在這座二戰後公審納粹的歷史名城紐倫堡,頗具歷史意義。

出席此次研討會的還有89學運領袖之一封從德博士,歐華導報主編錢越君博士,歐洲大紀元時報總編周蕾,全德學聯主席、歐華導報編輯彭小明,經濟學及跨文化研究學者張元,他們分別就六四的歷史意義、中國近代民主化進程、中共洗腦誅心術、退黨大潮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及中共垮臺後中國怎麼辦等問題發表了演講。與會者認爲退黨大潮必定將迅速改變中國,紅牆的倒塌、中共政權的終結將是歷史的必然。

封從德:「不出兩年,中共一定會垮臺!」




封從德博士展示在六四屠殺中爲救女同學而被坦克碾斷雙腿的學生方政的照片

封從德博士在題爲「六四歷史的歷史意義和對未來的」的演講中談到,「國際上,六四結束了共產主義陣營,引發了共產主義結束的開端。對中國而言,六四使民主人權的理念深入人心。」封從德博士以歷史文獻上記載的華人團體在異國建立小共和國自治的現象爲據指出,「在沒有皇帝的情況下,中國民間高度自治;沒有了共產黨,中國民間一定不會亂。」他用漢唐時政府官員與平民的人數比例是一比幾千,而現在中共官員對百姓的人數比例是二十六比一這個強烈的對比指出,中共是用強大的軍政力量來實現控制人民的政策。

追憶當年,封從德提到,在他逃亡的十個月中是氣功團體的民衆冒着被槍斃的危險救了他。「這些人非常平和、非常善良。有人甚至把爲結婚攢的錢拿出來幫助我們」。「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和平理性非暴力,我看到了非暴力的力量。而退黨就是非常好的非暴力方式。」封從德認爲,「當年東德人大量逃離東德逃垮了東德共產黨,現在中國人退黨將會退垮中共。退黨的社會效應是不可估量的,我們在這裏不能僅僅用數字來估算退黨的社會效應。當年孫中山領導的數次武裝起義,人數最多的才600多人,著名的黃花崗起義才100多人,但起義引發的社會效應使得各省紛紛相應,從而在極短的時間內結束了滿清的統治。現在中國是以平均每天3萬人的速度退黨,而且速度還在遞增,加上退黨引發的巨大社會效應,我相信,不出兩年,中共一定會垮臺! 」

費良勇:「中共跨臺後,中國不會亂」

民主中國陣線主席費良勇在他的演講中指出「中共跨臺後,中國不會亂。」 他說,「軍隊的文化民主素養正在提高,一旦脫離中共,會成爲中間力量,只負責保衛國家,不介入任何政治紛爭,中國就不會亂。」費良勇根據東歐特別是波蘭變革時期,天主教起了很大作用的事例分析說, 「法輪功堅持真善忍的信仰,是一個十分清新的修煉團體,朝氣蓬勃,將會成爲穩定社會的中堅力量。」此外,他認爲「沒有共產黨,中國可以搞出經濟奇蹟,這有臺灣作樣板」 。他另外談到,民主潮流是世界的大氣候,中國如走上民主將受到民主國家的支持。

周蕾:「退黨潮導致紅牆崩塌」

六四前夕,奧地利主流媒體紛紛報導了每天有三萬華人在網上宣佈退黨的消息。歐洲大紀元時報總編周蕾告訴聽衆,現在西方主流社會已經開始關注九評引發的退黨大潮。周蕾分析說,「89學運期間, 學生和民衆對中共內部改革抱有很大的希望。過去的16年來,中國最明顯的一個變化是,絕大部分中國人已經對中共徹底失望,不認爲黨內有可能出現一箇中國式的戈爾巴喬夫。」她認爲中國最富有意義的一個變化在於公民意識、維權意識以及正義良知的覺醒,2百萬人宣佈退出中共與其它相關組織就表明了這一點。」 她談到有人質疑2百萬人退黨是否真能改變中國,與6千萬黨員人數相比,畢竟2百萬只是個零頭,「這裏我想做一個比喻,棉花與金子,同樣重量的棉花看來比金子體積要大得多,但其質量有天壤之別。」

張元: 「中共慣用的手法是移花接木」

經濟學及跨文化研究學者張元在他的演講中分析了中國人是怎樣被中共洗腦。中共慣用的手法是移花接木,通過舞臺戲劇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對比,加上反覆重複這場戲劇加深印象,讓人們對反革命充滿仇恨。然後黨告訴你,某某是反革命,這時,你根本不會再去細想而就是仇恨他。中共還會利用直接刺激的畫面來加深你的印象,扭曲事實。六四屠殺後,新聞中出現被燒死的軍人,開腸破肚,中共告訴你,這都是暴徒乾的,讓你去恨暴徒,同情軍人。




演講人及會議工作人員合影
 
分享:
 
人氣:23,93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