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在「舌头」上的刀子并没有使她屈服!
 
2001年5月11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以「现代化的陷阱」一书闻名的大陆经济学家何清涟,是大陆少数在高压下仍敢于直言的学者之一。由于其观点鲜明,笔锋犀利,痛恨她的人视她为眼中钉,而喜欢她的人则称之为「知识界良心」。

何清涟,一九五六年生,湖南邵阳人,中学未毕业即下放农村,曾以军事编制参与「焦枝」铁路建设。由于其知识分子家庭出身背景,在文革中屡遭打击与孤立,小小年纪即养成其特立独行的性格。在大家「一心革命」的年代,她努力读书,自学完成中学课程。恢复高考后,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其后再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一九八八获年经济学硕士学位。先后在湖南财经学院、暨南大学任教。九十年代初落户深圳,最初在深圳市委宣传部供职和「特区经济」杂志任编辑,其后转到「深圳法制报」,从编辑、记者升至负责四个版面的主管。

何清涟的著作甚丰,较著名的有「人口:中国的悬剑」、「现代化的陷阱」、「我们仍然仰望星空」。「现代化的陷阱」写的是改革开放后,至一九九五年之前被扭曲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官僚寻租,造成社会的不公。而「我们仍然仰望星空」,则是由多个中短编评论,以及一个自传式叙述组成。其中,二万五千余字的「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总体分析」最具震撼力。

该文原载于去年三月号「书屋」杂志,文中清晰的分析了中国当前各利益集团精英,如何在权力市场化为起点的这场改革中的形成经过,以及造成严重贫富差距,阶级分化和对立等尖锐问题。也指出了中国的腐败,已由八十年代初的个人腐败过渡到九十年代中的组织腐败,再到现在的制度化腐败,而在这转化的过程中权贵透过权力掠夺国家资源,转公为私,使得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和次主体的农民,成为了社会边缘人,成为今日社会结构极不稳定的因子。

该文刊出后曾使「书屋」洛阳纸贵,但也再度触怒中共,除「书屋」受到有关当局的特殊「照顾」之外,何清涟也降职减薪,调为无法发表文章的学位人员。

然而,何清涟并没有因此而屈服,她认为媒体监督政府、知识分子提示政府都是知识分应有的良知和责任。因此,她一再的试图突破,日前接受「羊城晚报」周刊的专访,或可视为她突破的一种。

中共架在何清涟「舌头」上的刀子并没有使何清涟屈服!



 
分享:
 
人气:8,669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